你有过特别羞耻的经历吗
特别羞耻的经历,怎么说呢?都和女厕所有关,也都是发生在我小学的阶段。
先说,我是个正儿八经的男生,性取向正常。
第一次误闯女厕所,印象里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那时我习惯性去教学楼二楼的卫生间如厕,当时还是男厕在右边,女厕在左边。
可当某一天,我正准备上厕所,却发现厕所门口围了几个男同学,正畏畏缩缩盯着厕所门口看。
我小时也木讷,根本没在意他们注意的是什么,就自顾自地走了进去。
当时学校厕所坑位的隔断仅不到半米高,以至于当我站在坑位上“嘘嘘”时,一眼就瞥见了隔壁坑位上,一个正蹲着上厕所的女孩儿。
没错,我站着,她蹲着,我俩互相对视着,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如何做心理建设的,对视完,我淡定收尾,走出门口,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红着脸走开了。
“是谁XX把男女厕所互换了,也不通知一声!!”
真不知道,那一天和我一样由于“惯性”走错厕所的有多少人。
第二次说来更扯,发生在我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
那时我们刚换了校区,教学楼和生活楼连在一起的。
在那个校区里,生活楼的男生宿舍在2、3层,女生在4、5层,从教室可以直接走过去,并不像现在一样,男生不准通过女生宿舍门口。
不仅如此,无论是寝室的男卫生间还是女卫生间,窗户都在走廊一侧。
也就是说,倘若开着窗,你可以在走廊上欣赏别人如厕时候的优雅身影。
这不,一次偶然机会,我和伙伴从1楼兴致匆匆玩追闹的游戏,一路爬楼梯直上。
待我跑到4楼女生宿舍区时,立即看到了一个子在女生厕所窗户那儿往里看。
我好奇上前一步,想看看胖子在看啥。
结果胖子瞅我一来,立马灰溜烟儿跑了。
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眼睛已经不由自主往厕所里瞅了,结果又对上了一个正在如厕的低年级学妹。
这次还不等我做心理建设,后面上来的小伙伴就拍了我肩膀,然后夸张叫道:
“XXX偷看女生上厕所!!”
这下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我这老脸要往哪儿搁啊。
不说了,别赞,要脸。
如果核酸自费了,不做核酸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核酸检测自费了,有些老人不会做了,但大部分人,还得去做核酸检测,因为没有绿码这个通行证,将寸步难行,除了睡觉和家门口转转,啥也做不了。那就意味着与社会隔绝了,有可能连楼门都出不去,更别谈出小区大门了,不想做,并不代表不做,该怎么办?没有选择性。
拖欠工资走仲裁流程需要什么手续
01:20
近代史上山东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山东籍名将中,很多都是开国将军,他们为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都是共和国的功臣,今天介绍4位,难分伯仲,可以说他们都是第一。
刘兴元(1908—1990),山东临沂市莒南县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总务处处长、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参加过苏区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政治处主任,八路军115师工兵营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第2师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过汾离公路三战三捷、同蒲路破袭战,参与指挥赣榆城战斗和临沂战役,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2军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过四平保卫战和新站、拉法战斗,参加过辽沈、平津、安新等战役。
新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孙继先(1911—1990),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人。
土地革命时期,曾任江西模范师3团3营营长,陕甘支队一大队连长,红三十一军93师参谋长等职。参加过第三、四次反“围剿”作战。长征时,率部参加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江等战斗,带领17勇士强渡大渡河;参加过直罗镇战役和东征作战。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挺进队队长,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等职。参加过常生口、黄底崖等战斗,在沂蒙山区多次粉碎日伪军的“合围”、“扫荡”,指挥的葛庄战斗,歼灭日寇300余人、伪军500余人,俘虏日伪军380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第三纵队代司令员等职。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敌74师32000余人;在济南战役中,毙伤敌2400多人,俘1200多人;在淮海战役中,歼灭和俘虏敌军3万余人。率部参加过莱芜、泰安、沙土集、洛阳、开封等战役。
新成立后,曾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孔庆德(1911—2010),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4方面军第10师30团3营8连连长,参加了黄安战役,苏区第二、四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冀南军区第8旅副旅长兼第三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阳明堡、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百团大战中,率团坚守阵地6昼夜,掩护主力部队取得正太路破击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副司令员,后兼任桐柏军区副司令员。参加过上党、邯郸、定陶、豫北攻势、鲁西南等战役,参与指挥邓县、襄阳等战役。
新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勋章,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孙干卿(1919—2019),山东省临淄市人。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连长、营长等职,在山东境内与日寇作战,从鲁中打到渤海。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团长,第四野战军师参谋长。参加过山海关、四平、临江保卫战和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等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新成立后,曾任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参谋长等职。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4年,被派往老山前线,指挥自卫反击战。他亲手拟定老山、者阴山战役作战方案,提前进行预演,取得自卫反击战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