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个好玩的射击类游戏
强烈推荐使命召唤(1-4)系列!!
英格兰长弓兵和蒙古骑兵谁更善射
还没有人回答
两汉成语典故
1.汉朝的成语典故1、倾国倾城汉朝中山李氏兄妹三人到京城长安发展,李延年进入皇宫乐府,他向汉武帝推荐他妹妹是绝世佳人,一见倾城,再顾倾国。汉武帝十分高兴就召见李延年的妹妹并封她为夫人,汉武帝十分宠爱这个绝色夫人。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有流言说萧何不是汉高祖的丞相。“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3、汗马功劳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担任相国。刘邦认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酂侯”(酂,县名,今湖北光化县),食邑八千户。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们说:“我们拼死拼命,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封赏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大家同声回答:“知道。”再问道:“那么你们知道吗?”又是同声回答:“知道。”刘邦于是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者人也)。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至于萧何,能发踪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们多数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难得了,可是萧何,他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们的,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劳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气了。4、衣锦还乡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乡土观念很浓厚。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后人便延伸出了‘锦衣夜行’,慢慢就有了衣锦当还乡的说法。刘邦的四面楚歌更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将士痛哭。想当初,项羽为了攻秦而痛失了先破咸阳者为王的良机;再因为不忍心,错失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的机会;后因火烧阿房宫后想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当时,有智者建议他在秦地建都称王。而项羽面对秦宫破残,又思欲东归,还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此话一针见血的道出了项羽衣锦还乡,荣祖耀宗的观念。俗话说得好:好男儿志在四方。项羽虽然具备古人的传统思想,但他又胸怀称帝的大志,在他8年的浴血奋战中,始终是个孤独的悲剧英雄。项羽一方面想当帝王,一方面也想当人人羡慕的大英雄。并一心想在江东父老乡亲的面前扬名显威。这些都成了他难成帝业的拦路虎。5、夜郎自大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2.西汉的著名人物及其故事和成语故事有哪些1、昭君出塞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2、鸿门宴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3、倾国倾城汉朝中山李氏兄妹三人到京城长安发展,李延年进入皇宫乐府,他向汉武帝推荐他妹妹是绝世佳人,一见倾城,再顾倾国。汉武帝十分高兴就召见李延年的妹妹并封她为夫人,汉武帝十分宠爱这个绝色夫人。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有流言说萧何不是汉高祖的丞相。“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西汉的经济政策1、西汉时期,牛耕和铁器的使用已逐步推广。铁农具的传播更为迅速,在各地都有出土的西汉的铲、锄、镰、铧等铁制农具出土。2、手工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3、纺织业和瓷器制作发达。4、对外贸易十分发达,通过丝绸之路西汉甚至与大夏、印度、阿尔沙克王朝、罗马帝国等国家有间接的贸易关系。5、水利事业很发达。如龙首渠、六辅渠。6、西汉的采铜和铜器手工业也很发达。7、盐铁官营,均输平准。3.秦汉时期的成语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旁落他人,为了刘姓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公元前215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不过韩信等一类将领,自以为立有战功,应当割地称王,但从要求统一的观点看来,不消灭这些割据者,即使希望战祸暂停也是不可能的。萧何协助刘邦臣,削除异己,客观上符合的利益,因为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这是汉高祖刘邦政治上的大成功,也是萧何辅佐刘邦做出的杰出贡献。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4.西汉的著名人物及其故事 和这个朝代的成语故事王昭君 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 (音shi)即位,就是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杀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卓文君 卓文君生在汉代这种大而化之的年代,又生在一个四川临邛巨贾之家,金山银山地养着。她长得眉如远山,面若芙蓉,通晓琴棋书画,十七岁出嫁,半年后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这时候,一个贫穷的小子做客卓家,用那把著名的“绿绮琴”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把这个十七岁的小寡妇内心撩拨起来,半夜三更就夜奔他去了,第二天索性双双跑到这个穷小子的成都老家。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穷小子就是西汉有名的才子司马相如。可是那时的卓文君还不知道啊,她只顾得上收拾司马相如那个家徒四壁的烂摊子了。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卓文君也荆钗布裙,风风火火开始新生活。几个月后,他们干脆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淡妆素抹,当垆沽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酒保佣人一起洗盘子,忙里忙外地跑堂。卓文君是一个罕见的女人,居然不慕虚荣,司马相如也是一个罕见的文人,居然一点都不自卑一点都不羞愧。这对才子佳人开的小酒店远近闻名,门庭若市,逼得卓王孙不得不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这时,司马相如写下的《子虚赋》、《上林赋》,才华四溅,好大喜功的皇帝惊为天人,拜司马相如为郎官,后来又再拜为中郎将。司马相如衣锦荣归,着实让岳父卓王孙风光了一把。 西汉窦太后 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窦太后后
nds是游戏有谁知道的
口袋妖怪
花木兰从军12年,洗澡、如厕、生理期都是怎么混过去的
花木兰从军十二年,却没有暴露真身,听起来似乎不可置信。她是怎么混过去的呢?食堂也不是女生,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让被亲口评价为“巾帼不让须眉”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来回答。一、铁血木兰,南征北战。有些年龄大一点朋友可能看过一部由陆柱国先生所作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改编的电影《战火中的青春》。这是一部老电影,于1959年12月1日上映,比我们很多人都老。讲述了女扮男装的解放军副排长高山和排长雷振林革命友谊的故事,某瓣评分7.2分,是一部水准不错的电影。而这部小说和电影的历史原型就是郭俊卿。郭俊卿辽宁人,东娘,1931年出生,家庭贫寒。她是家里的老大,父亲常年重病,做不了重活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郭俊卿就帮父亲母亲干农活。7岁那年,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可命运没有停止这个漂泊不定的家庭,由于日本人怀疑他们的身世,郭俊卿的父亲被抓起来毒打。为了活命,他们一家人在地主家劈柴烧火,用干杂活换来的零星报酬苟活。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郭俊卿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也饱受地主家的剥削,郭俊卿一家穿着一年四季都相同的破衣裳,蜷缩在地主翁德臣闲置的破屋里。为了生计,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这是她第一次女扮男装。可惜,她努力拼命工作,依旧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这是当时老百姓共同面临的惨境,勤劳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她3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亡了。她辛辛苦苦工作,都是为了家人,妹妹的死让她认识到,必须起来反抗。曾说,哪里有,哪里就有反抗。郭俊卿的事迹又验证了这句至理名言。1945年8月8日,战争进行到尾声,苏联对日宣战,不久出兵。她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苏联红军。她惊讶地发现,苏联红军中有英姿飒爽的女兵,既然苏联可以,自己为什么不行?这一刻她萌发了参军的念头。不久,八路军经过她的家乡,她马上就想加入八路军。不过当时八路军基本不让女战士直接参加战斗,部队很少收女子。14岁的郭俊卿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并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用假名郭富报名参加八路军。当时征召的士兵看她又瘦又小,不像成年人,打量半天婉拒了她。不过郭俊卿不死心,一直跟着大队伍后面走,打动了随行的军人,破例让她加入队伍,成为八路军的一员。花木兰的事迹,在八路军中上演,故事就此开始。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联军等陆续改称解放军,因为她表现出色,她光荣的成为了解放军热北军分区独立团直属特务连通讯员。解放军当中,骑兵非常少,能成为一个通讯骑兵,要有出色的能力,后来,她甚至还成为了一个警卫员。能在这么多男战士中脱颖而出,可想而知,她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不是食堂歧视女性,相比男性,女性从军确实要困难很多很多。可这些都被她用惊人的意志力克服过来了。194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郭俊卿接受到一项紧急任务,要奔赴驻军60里外的白音布统(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部队在4个小时之内赶回来执行任务,并随部队一并赶回。当时正值深冬,天降大雪,路上雪深,不能骑马前行。郭俊卿咬紧牙关,牵着马在没膝深的积雪中一步一步向前挪,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途中甚至滑跌下了深沟。那一夜,北风呼啸,却要为她送行;那一夜,大雪纷飞,却要为她鼓掌;那一夜,长路漫漫,却成为她的注脚。第二天清晨,当走到离部队六七里的地方时,她的坐骑终因体力不支,倒地暴亡死了。她为了保护部队财产,竟然把马背上把坐鞍解了下来,背在自己的肩上返回了驻地。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她这一个小举动,证明她对部队爱得有多深,这是一个大公无私的战士。她就是这样,出色的完成了任务,部队给她记了一小功。这以后, 她多次独自一人敏捷机警地通过对面的封锁线,在对方的眼皮底下传送情报,传达命令,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多次受到首长称赞。这个东娘,不仅有勇气,有毅力,还有智慧。1947年6月,郭俊卿光荣入党,此时距离她从军不过两年时间。她这是取得了多大成绩,才能做到这点?要知道,此时她才16岁。现在很多女性同胞,扪心自问,你们能做到像她这样吗?如果能,你将获得所有人的尊重。入党后,郭俊卿表现更加积极。在部队中。这个大家庭,她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1948年5月,郭俊卿被调到冀察热辽第11纵队某团担任步兵三连四班班长。冀察热辽第11纵队司令员是贺晋年(开国少将),政委是陈仁麒(开国中将)。不久,平泉战斗打响。郭俊卿带领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多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战斗中,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了功,彻底让上级注意到这个矮小的“郭富”班长。她带领的四班,也被纵队授予了“战斗模范班”的称号。不久,十一纵队奉命进入东北,整编为第四野战军48军。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即将打响。时隔多年后,郭俊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此时的她已经晋升为机枪连副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这一次她将和战士一起,解放自己的老家。郭俊卿比谁都要拼命,在辽沈战役中,她带领战友参加了著名而牺牲惨重的大拉子山阻击战,为锦州的解放立下又一功。而后她又参加了平津战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她参加了两个,为新解放战争全线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平津战役之后,第48军在军长贺晋年率领下,南下作战。此时,郭俊卿在48军143师某连担任指导员从此,为了新的解放,她转战大江南北,北至东北,南至广东,贯穿南北大地。从1945年到1950年,郭俊卿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二、身份暴露,全军轰动。在郭俊卿部队途经湖北的浠水时,为了让病号顺利转移。郭俊卿不顾刺骨的河水,以身作则,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而长时间接触冰冷河水的她,就这样落下了妇科病。随着战斗生活作息混乱,她的妇科病也越来越重。1950年部队进军到广东韶关,她再也撑不住倒下了,连续多天的高烧让她神志不清,但就算这样,她也不肯让医生检查……直到首长闻讯赶来,一直坚强的郭俊卿终于流下泪水,吐露了自己身为女子,参军杀敌的实情。郭俊卿身份终于暴露了!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全军轰动——谁也没想到,朝夕相处、带头冲锋的“郭富”指导员,竟然是个女人!军长贺晋年得知后,公开称赞道:“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四十八军的骄傲。”中南军区第一政委罗荣桓元帅说:“一个农村女孩子,女扮男装,英勇战斗杀敌立功,这是多么令人佩服!值得宣扬!”1950年9月,郭俊卿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请注意,郭俊卿是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个特等女战斗英雄!!!而且这个记录估计永远也没有人能打破,仅凭此点,郭俊卿就是我国、我军永远的传奇。郭俊卿进京后,受到、总理、元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9月25日下午,亲自在北京饭店接见英雄们。郭俊卿和四野英模队队长赵兴元代表全体英雄模范向毛敬献花环,和他们握手致谢。大会中,共进晚餐,郭俊卿和一桌,并代表战斗英雄向敬酒。亲口评价郭俊卿道:“巾帼不让须眉,是一名合格的主义战士。”大会结束后,她作为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生的热烈欢迎。三、木兰爱情,只身许国。郭俊卿是个战士,是个巾帼英雄,可她也是个女人,她也憧憬自己的爱情。在访苏期间,郭俊卿喜欢上了同在时任副团长的赵兴元。赵兴元比她大5岁,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兵,参加过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一直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期间9次负伤,荣立特等功2次、大功6次、小功7次。被授予“模范党员”、“文武双全的全面英雄”等荣誉称号,毛曾33次接见他,毛多次是第四野战军第40军118师“永不退色的光辉战旗”(1988年被中央授予中将军衔)。在苏期间,赵兴元像大哥般关心她、教育她。女英雄悄悄地爱上了男英雄,当时团里都在谣传两人要在一起。有一天晚上,郭俊卿鼓起勇气,直接向赵兴元表白。这东娘,真是直接,但赵兴元对她说:“咱们两人太突出了,不合适。”郭俊卿的第一段感情就这样失败了。从莫斯科回到北京,郭俊卿回乡看望了母亲和弟弟,随后她被保送到大学政治系学习。在学校读书期间她和一个机要科长谈恋爱,但被说成是“腐化”。郭俊卿在感情上再次受了伤害。就在这时,曾和她在一条战壕并肩战斗,又在一个教室里共上速成中学的八路军老排长向郭俊卿表白了。但被郭俊卿拒绝了,多年的战争让她负伤太重,不得已切除了子宫,无法成为一个母亲,她不愿去拖累这个老排长。老排长诚恳地说:“不能生育不要紧。只要我们感情好就行了。”但是,郭俊卿思前想后,还是拒绝了这份感情。就这样,郭俊卿孤独一生,未曾嫁人,只是领养了两个小孩,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1981年4月,郭俊卿离休了。离休前,她给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将她用了36年之久的男生姓名“郭富”改为“郭俊卿”,并恢复她本来的女性,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1983年9月23日凌晨,现代花木兰、惟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不幸病逝,年仅52岁。她给世人留下一份令所有人肃然起敬的遗物名单:80元钱、一只旧皮箱、一床旧被、一条毛毯、一只用了十几年的小收音机……仅仅只是这些吗?当然不!还有永垂不朽的人间佳话,还有名垂青史的忠心赤胆,还有无数后人的钦佩敬重。四、安能辨我是雄雌?现在问题来了,郭俊卿在暴露身份之前从军5年,5年的时间,她的战友就没发现她是女儿身吗?在和战友们的密切接触中,郭俊卿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她从不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起上厕所、洗澡。她睡觉永远要藏一把刺刀垫在枕下,将自己的长枪横在床前。每天她睡得最晚,起得最早,这样才好打着遛马的旗号外出“方便”。有时候在行军路上,也要纵马离队好一会儿,哪怕遭到连长排长的批评,她也不吭声。她奇怪的作息也引来了战友的疑惑,班里的战友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你们注意了没有,郭富这家伙从来不跟咱们一起解手!”“这小子有点怪,跟他闹着玩时老躲躲闪闪的。”战友们决定揭开这个谜。一次,趁郭俊卿不备,战友小李一把将她抱住,气得郭俊卿一边拔刀一边大哭,吓得战友们再也不敢闹了。郭俊卿就是用这样的手段,克服更多的困难,才在军中隐瞒了整整五年时间。现代花木兰可以做到,古代花木兰应该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