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为什么三征哈密卫,战争结束后有没有在哈密卫驻军
明孝宗三次收复哈密卫,但没有驻扎明军。是因为当地主要是蒙古人、回回人、畏兀儿人、哈喇灰人,哈密卫属于羁縻卫所,头领一般是蒙古人。只要按时朝贡,明朝就不会在当地驻军。另一个原因是,明朝已经建立了海上贸易航线,不再需要西北的贸易线路。后来明朝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内敛化,连海外贸易也限制了,闭关锁国。自然不需要费力去占领贫瘠的哈密卫了。1,明朝初年设立关西七卫从朱元璋到朱棣,共在嘉峪关以西设立了七个羁縻卫所,头领都是蒙古人,并且是东察合台汗国王族的后代。先设有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卫。后来沙州卫内迁,在沙州故地设罕东左卫。嘉靖年间,关西七卫全部被土鲁番汗国吞并。其中,永乐四年设立了哈密卫。明朝初年设立关西七卫,并没有出兵,主要目的是与西域造一个缓冲地带,并且可以牵制瓦剌蒙古。2,明朝时期哈密卫共六失六得。明孝宗弘治年间共三失三得一,成化九年正统八年(1443年),瓦剌蒙古入侵哈密卫,俘虏了哈密忠顺王母和大批人口。从此,瓦剌多次残破哈密卫。大批哈密人关内。成化二年(1466年),明朝决定收复哈密,但统兵的刘文不敢前进,到达苦峪后返回。成化九年(1473年),东察合台汗国虽然四分五裂,但吐鲁番速檀(苏丹)阿力却非常强盛,号称有战士5万人。吐鲁番出兵占领了哈密卫,俘虏了哈密卫的王母并掠走了金印。哈密卫的右都督罕慎退守苦峡城。成化(1482年),趁吐鲁番速檀阿力去世,右都督罕慎联合赤金、罕东二卫,率兵一万收复哈密卫。后来明朝任命罕慎为哈密卫忠顺王。罕慎是畏兀儿人,又为人残暴,被哈密的蒙古人恨,最后导致哈密卫再一次丢失。二、弘治五年弘治元年(1488年),新任吐鲁番速檀阿黑麻,用计杀死了罕慎,占领哈密卫,并向明朝请求由自己代领西域。明朝拒绝,并要求阿黑麻还回金印。阿黑麻勃然大怒,但实力不济,只好忍气吞声。弘治五年(1492年),也就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那一年,明朝找了一个蒙古王族后代陕巴,封为哈密卫忠顺王。三、弘治八年弘治六年(1493年),吐鲁番速檀阿黑麻再次占领哈密卫,俘虏了忠顺王陕巴并带走金印,由部下牙兰驻守哈密城。弘治八年(1495年),牙兰守哈密城的只有数百人。名将马文升,派副总兵彭清调集罕东卫的兵力,许进和刘宁带领数千明军,星夜兼程偷袭哈密。牙兰逃走,明朝再一次夺回哈密卫。四、弘治十二年弘治九年(1496年),吐鲁番速檀阿黑麻再次占领哈密卫。但阿黑麻留下的将军们内讧,并勾结瓦剌蒙古霸占哈密。明朝也断绝了与吐鲁番的互市贸易。阿黑麻内外交困,只好向明朝归还陕巴及金印。弘治十二年正月,明廷遣兵护送陕巴回哈密卫。五、后来的正德、嘉靖年间还有哈密卫的争夺。嘉靖四年,吐鲁番再次占领哈哈密卫。此时嘉靖皇帝正兴大礼仪之争,主持哈密事务的杨廷和、彭泽均被免职。当政的官员正在为大礼仪焦头烂额,不想在哈密卫与吐鲁番纠缠不休、连年征战,就放弃了哈密卫。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