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和母妃宣华夫人早有不正当关系吗
陈宣华本是陈朝宣帝陈顼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同父异母妹妹,582年,陈叔宝继位,陈叔宝自幼长于深宫,含着金钥匙出生,蜜罐里长大,在位八年,不理朝政,大兴土木,耽于女色,589年成了亡国之君。
年仅十来岁的公主作为俘虏配入掖庭成为宫女,开始了亡国公主在异国他乡的艰辛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公主长成了楚楚可怜、千娇百媚的江南美女,在芸芸众生的宫女之中,鹤立鸡群,不久就被杨坚选为嫔妾。
杨坚的独孤皇后是个十足的女权主义者,内心笃守的是夫妻心心相印的真情,不容欺骗,杨坚慑于独孤后的狮威,与她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众多后宫嫔妃如同虚设。
日久天长,杨坚显现了一个男人的本色。
在一个风送暗香的夜晚,杨坚对美酒醉,拥宫女尉迟贞入帏,两个人宽衣解带,你贪我爱成就了好事……第二天卧病后宫的独孤后率领了八个宫女,……可怜一个千娇万媚的尉迟贞,在地上乱滚了一阵,片刻一缕香魂随风而去。
杨坚早朝退后,瞥见独孤皇后怒颜高坐,地上的尉迟贞花残月缺,已是死去。杨坚回想到昨夜的蜜意柔情心如刀割,丧气地说:“朕贵为天子,反不得自由,连一无辜弱女也保护不了,要天下又有何为?”不禁心下一横,返身便走。
公元602年,深受杨坚私幸宫女打击的孤独皇后,不久郁郁而死。
对于独孤皇后去世,杨坚也是十分自责并备受打击,同时他又加倍地弥补逝去的青春,陈氏进封贵人,与蔡贵人一起冠宠后宫,风头无二。
没有耕坏的地,只是累死的牛,风烛残年的隋文帝,终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在杨坚生命的终点,据《资治通鉴》等记载,发生了历史上迷雾重重的“仁寿宫变”。杨坚在仁寿宫重病卧床时,杨广和宣华夫人随侍,史书记载:文帝见宣华夫人神色有异,乃问之。夫人道:太子无礼。于是,隋文帝当场大怒,骂道:“不足以授天下,独孤(文帝独孤皇后)误我!”
杨坚紧急要召废太子杨勇,早有准备的杨广已经控制宫中,把宫里人都赶了出去,而且很快就传出杨坚驾崩的消息。
当天晚上,隋炀帝半推半就与其发生不正当关系,本已经为出家守制的宣华夫人,在短暂的守制后又被招进皇宫,成为隋炀帝的宠妃。
后来杨广把老爹的张妃和殷妃、大哥杨勇萧美娘、同父异母的胞妹都收入囊中!对于自我标榜“女人之于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无不可”的杨广而言,这实在没有什么。
随着杨广的醉生梦死,他的大业梦已成为一梦黄粱,曾经的梦想与豪情早已抛入脑后,曾经的高傲和自负已经在雁门的弓箭之前随风而逝,他选择了花天酒地,宁愿“好头颅,不知谁来砍”。
公元605年,这位风华绝代的宣华夫人随文帝而去了,28年的大好年华就此画上了句号,杨广似乎还颇为感伤,写下了一篇不曾流传下来的《伤神赋》。
反观宣华夫人一生,由公主变为宫女,沦为两代帝王的玩物,最后栖栖遑遑而死。其人可怜,其情可恕,一介弱女子在险恶环境中又能如何?无论如何委曲求全,到头来还是上演了一出“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悲剧。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怎么回事
我来简短回答这个问题,不引用历史资料。
东汉末年,天下陷入战乱,各路诸侯为争夺地盘争斗不已。最后天下一分为三,成为三个国家,一是曹操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二是刘备建立的蜀国,三是孙权建立的吴国。这就是三国鼎立时期,时间也不长,四、五十年而已,后被晋统一
魏国宿臣司马懿的儿子孙子们架空了魏国皇帝,掌握了朝政大权,先发兵灭了蜀国,后取代曹魏自立建立晋国,最后灭了吴,统一了天下,因国都在西部洛阳,历史上称其为西晋。
西晋从第二任皇帝开始,又开始内乱,各位司马诸侯王为争夺大权长期乱战不已,国家迅速衰败,也只存在五六十年,就被匈奴人刘渊灭了国。
西晋被灭,洛阳西安等中原地区被游牧民族占据。大半以上汉族人迁往长江以南,拥立原皇室后人司马叡当了皇帝,建都今天的南京,历史称为东晋。晋分西东,两晋由此而来。
东晋势力在淮河长江以南,黄河以北汉族人发祥地落入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人之手,他们又开始争夺地盘,划分势力范围,建国灭国比变戏法还快,历史上叫“五胡乱华”或“五胡十六国”时期。
北方五胡十六国了一百多年,最后被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魏国统一了,历史上称其为北魏。
北魏后来被权臣高欢、宇文泰为东魏和西魏,高欢后人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宇文家族取代西魏建立了北周。最后是北周灭了北齐,又重新统一了北方。从北魏到北周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方是北朝,和它对峙的南方叫南朝。北朝不断兴替,南方人也没歇着,同时在互动,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短命朝代。
北朝南朝天生对头,有机会就想灭了对方,大动作小动作不断,但谁也奈何不了谁。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四百年几乎都是乱世,战争不已,民不聊生,经济凋敝,文化摧残。
补充点后话:北周最后一位小皇帝的外公名叫杨坚,最后替自己的外孙当了皇帝,建立了隋朝,是为隋文帝。文帝挥鞭南下,策马过江,灭了南朝,结束了四百年(从黄巾起义开始)乱象,天下重新归于一统。
千古一帝秦王嬴政的母亲赵姬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吗
所谓道德是通过几千年的文化延伸之后产生的一种行为约束,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道德标准是很模糊的,也可以说那个时代是一个极度开放的时代。
只要你拥有实力,在那个时代人们不会过多指责你的不规律;这也是因为那个时代原有的周礼被打破,也有人说那是礼崩乐坏。
赵姬只是一个解放了自己的中年妇女。请不要说他的道德败坏,如果你有和他一样的经历或许你会做的更加过火。赵姬出生不好,从事卖艺的工作。现在很多人吃饱了没啥事喜欢关心自己的偶像,追追明星什么的。现在的明星光彩夺目,可是那个时代的明星只是有钱有势之人的玩物。
由于多才多艺被吕不韦看中,并设计送给了秦异人。有传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吕不韦投资秦异人成功了国家。赵姬成为秦国的关键,以后秦王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为了摆脱与赵姬的嫌疑送嫪毐给赵姬。由于嫪毐器大活好赵姬胜是喜爱于是与嫪毐有了自己的儿子还想莫朝篡位最终失败被……
这也许是事实,可是我们从另一角度分析一下赵姬。她从小就被吕不韦白布,作为吕不韦的妾室虽然拥有美丽的皮囊却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被吕不韦送给秦异人虽然秦异人对她宠爱有加可是没有两年就挂了。孤儿寡母还是逃脱不了吕不韦的掌控,后来儿子终于有出息了,可是空虚的心却更加严重。
吕不韦为了避免避免秦王怀疑,主动送了一个美男子给赵姬,嫪毐对付女人必定有一手。很快就得到了赵姬的宠爱并且靠着赵姬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后来嫪毐的实力甚至可以和吕不韦抗衡。一个吕不韦的家臣到了赵姬身边以后逐渐脱离了吕不韦的掌控。不用说嫪毐不会为了爱情而珍重对待赵姬,只是利用赵姬的身份地位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我想,赵姬一定是一个很渴望爱情的女人。开始时希望得到吕不韦的宠爱,后来又将希望寄托于秦异人;之后是嫪毐。一个女人在没有地位无法把握命运的时候只能寄托于吕不韦。随着地位的变化她将所有的爱都倾注于嫪毐身上甚至为他生下儿子。
这是道德败坏还是寻求爱情仁者见仁。在战国时期,人们主要遵循的道德标准是周礼,可是周礼在这个时代已经形同虚设又有多少人还能在乎……
今天我们看影视作品时,大多认为赵姬的行为道德败坏。那是因为孔夫子将周礼整理归纳再通过几千年的言传身教,已经深入我们每个人的灵魂。
赵姬所谓的道德败坏是建立在孔子的儒家道德标准之上,所以如果真的要评论赵姬是否道德败坏,需要想弄清楚孔子思想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