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攻略资讯 >  游戏攻略 >

噬血代码诛杀女王技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石虎是如何篡夺帝位的)

小编:小编酱  来源:编辑铺  |  时间:2023-07-17 11:01:58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石虎是如何篡夺帝位的

石虎是怎么上位的,说起来有点长,得从石勒说起。

319年,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正式建立后赵,称赵王元年。

于是开始大封子弟为诸侯王,这样做无可厚非,要知道后赵的前身,匈奴汉国是怎么灭亡的,就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了,

匈奴人刘渊建立大汉后,也是分封子弟为诸侯王,刘渊310年病卒,长子刘和即位,后庶弟刘聪弑篡。

刘聪死后,其太子刘粲继立,八月外戚靳准发动平阳杀刘粲。

外戚怎么能发动呢?他在前跟刘粲说,“诸侯王势力太大,会威胁皇权,想想你的父亲是怎么上位的,”,刘粲觉得有道理,于是把兄侄大杀一通,诸侯王没有了,外戚就了。

前车之鉴在这里,石勒自然会分封诸侯王了,

实际上,整个汉末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王朝的选择和灭亡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分封诸侯王,于是帝国在诸侯王叛乱中灭亡。

一种是不分封,实行郡县制,帝国就在外戚(权臣)的篡位中灭亡。

兄侄不可信,外人就真的可信吗?

于是石勒也选择了分封,

咸和五年(330年)二月,后赵的群臣请求石勒即帝位,石勒便号称大赵天王,行施皇帝的事务。又立妃子刘氏为王后,世子石弘为太子。任儿子石宏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大单于,封秦王;石斌为左卫将军,封为太原王;石恢为辅国将军,封南阳王。任中山公石虎为太尉、尚书令,进升爵位为王;任石虎的儿子石邃为冀州刺史,封为齐王。

石勒分封后,当然知道自己的兄侄不是善类,特别是中山王石虎父子,外戚程遐也提醒他,要把石虎杀了,不然太子无法坐稳皇位的,但是石勒拒绝了。

石勒想构建稳定的权力结构,防止权臣篡位,他加强自己儿子的权力,同时又给予妃子刘氏和程氏还要外戚程遐很大权力,这样任何一方想篡位,都有人制约,

另一方面,在培养太子上,他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早早让太子参政,而是死前两年,才让太子参政的。

330年封石弘为太子,331年才让太子监国,333年,石勒就去世了。

石勒去世后,石虎把石勒的儿子杀的差不多了,再把外戚程遐,两个后妃都杀了,太子被吓得不敢登基,要让位给石虎,石虎连忙推辞,“君死而世子即位,我岂敢破坏法规!”石弘哭泣着坚决辞让,石虎生气地说:“如果世子不能胜任,天下自会有议论,岂用预先论定!”于是逼迫石弘即位。

石虎说的很明显了,你懂不懂规矩?我这样上位不是权臣篡位吗?你应该登基,过两年再禅让给我,

两年后,石弘把皇位禅让给石虎,石虎杀了石弘,把石勒的儿子杀光了,

石虎登基就是诸侯王篡位,和平演变了,

很多人认为,如果石勒听从了程遐的建议,杀了石虎就没事了,

问题是,杀了石虎,程遐想篡位了,有人可以阻止吗?程遐劝石勒杀了石虎,真实原因很明显了,就是为了自己的专权和篡位,石勒看穿了程遐的想法,于是斥责他,让他老老实实的。

石勒为什么不培养太子呢?

石虎刚篡位,就笑话石勒是个,如果石勒早培养太子,他就不可能篡位了,于是还没篡位就开始培养太子,

结果呢?接连杀了两个太子,临死前才立八岁的小儿子为太子,他刚死,他的太子就被人杀了,

我们很多人看历史,总觉得历史人物是,明明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偏偏选了百害而无一利的选择,杀了石虎容易,让太子坐稳皇位很难。

石虎的篡位是当时大多数皇帝上位的,就是太子没有足够的政治基础和势力,被权臣、外戚、诸侯王杀死,

有人说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很荒唐,是如何的荒唐呢

五代十国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南汉尤为典型。南汉历经三代四君五十四年,一代比一代荒淫,玩出来的花样,足够申请好几项世界纪录。这种荒唐的游戏,直到被大宋灭国才算终止,否则南汉国真的就成了妖洞魔窟,只怕刘邦都要从里爬出来干预!

开国之君刘䶮

刘䶮之所以能够建国称帝,一是沾了父兄的光,二是借了天下大乱的势。刘䶮的祖父是唐朝潮州长史,其父刘谦官至封州刺史,并由其兄刘隐承继。此后,刘隐投靠朱温,在朱温的保举下下,他成了清海、静海节度使。

后梁建立后,朱温封刘隐为南海王,刘隐去世后,由刘䶮承继。朱温死后,后梁对两广地区彻底失控,刘䶮天高皇帝远,在番禺称帝,改国号为“大越”,后改为“大汉”。凡是姓刘的皇帝,都说自己是刘邦子孙,也不管刘邦答不答应。

应该说,建国初期的刘䶮是一派明君气象,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开疆拓土。到了晚年,刘䶮自觉功业大成,开始骄傲自满,安于享乐了。晚年的刘䶮,拉开了南汉王国几代君王的荒唐历史序幕。他的荒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极度奢靡

刘䶮晚年大造宫殿,这些宫殿以金为顶,以银铺地,以珠宝、水晶、琥珀为装饰,竭尽奢华。

2.酷刑滥杀

刘䶮的奢靡需要老百姓的血汗支撑,支撑不起只好,刘䶮为了恐吓老百姓,发明了各种酷刑。他发明了“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炮炙、烹蒸”等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刘䶮还有个更变态的刑具——虎、象、毒蛇,要么把犯人扔进虎穴被撕咬,要么击鼓惊动大象踩踏人犯,要么把人扔进水牢跟毒蛇为伍。

据说他还有个特别爱好——观看行刑,一边欣赏受刑者的嚎叫,一边看着淋漓鲜血直流口水!真不知道他的基因是不是变异了!

第二任皇帝刘玢

刘玢是刘䶮的第三子(长子和次子早夭),这个家伙比较倒霉,在位仅仅一年,就被弟弟刘晟干掉了。虽然时间短,但为南汉“荒唐”的招牌,也没少“增光添彩”。

1.荒淫不孝

如果说刘䶮的荒唐还不算夺人眼球,刘玢则“进化”了许多。他在老爹还没下葬,就开始花天酒地。史书说:“高祖在殡,作乐酣饮夜与娟妇微行,裸男女而观之。左右件意辄死,无敢谏者。”

看一群男女给他表演,这欣赏角度太特别了!

2.搜身

刘玢总怕有人害他,他每次招待大家喝酒,有个离奇的规定:与会者必须衣服,接受检查!

倒是很彻底,就是不知道谁能受得了这种侮辱!

3.角力比赛

刘玢喜欢玩角力游戏,估计类似于掰手腕、摔跤之类的运动,宫里养了一堆这样的力士。结果,这个爱好让他送了命。

第三任皇帝刘晟

让刘玢送命的是他的四弟刘晟。

1.弑兄即位

刘晟利用刘玢喜欢角力的偏好,养了一批力士,天天陪刘玢玩,某一天,这些人乘刘玢喝醉的机会,给他来了个超猛的角力表演——几个人把刘玢活活扯死了!别人是车裂,他被几个大力士“裂”了!

刘玢裂了后,把大臣都吓傻了,谁都不敢进宫,不知道是怕见到刘玢的惨样,还是怕一不小心把自己也裂了。于是,刘晟大摇大摆踏阶而上,一屁股坐上龙椅。

2.杀臣诛弟

刘晟自己杀兄上位,有点做贼心虚。掰着人头一数,自己的弟弟太多,瞅着谁都跟他一样心怀鬼胎。刘晟一想,别这么提心吊胆得了,还是利索点。于是,他抬起屠刀......

刘晟兄弟创下了多项纪录,他在一天时间,连杀八个弟弟;他们兄弟十九人,除了老大早夭,老九牺牲在战,剩下的十五个弟弟,全部被他杀光,一个不剩!

3.好酒嗜杀

刘䶮好杀,但不杀亲人,刘晟是“内外兼修”,亲人外人一起杀。曾经有一次,他喝迷糊了,让他钟爱的一个伶人陪他“游戏”:让伶人躺倒,脖子部位放一个香瓜,然后拔剑砍瓜!第二天酒醒了,招呼伶人伺候,左右回复他:昨天被你砍瓜砍断脖子了!

末帝刘鋹

刘晟死后,他的长子刘鋹即位。刘鋹就是南汉末帝,也是一位把刘家荒淫基因,发挥到极致的“集大成者”!

1.想做官先

刘鋹不信任大臣,认为他们都有私心,不忠诚,唯有无家无业,最可靠。所以,大家听好了,要想当官,当大官,首先你们得对自己狠一点,把自己阉了再说!

只要你阉了,在刘鋹这儿就有机会,他把所有的朝政交给了三类人:一类是宦官,一类是宫女,还有一个就厉害了,是个叫樊胡子的女巫!一看这名字就够“巫”的。

如此,南汉末期,盛行,一个边陲小国,竟然两万多具!女巫领衔,和宫女领班,这样的朝廷,空前绝后!

2.喜欢洋女人

刘鋹荒淫,有资料说他的后宫女子几万人。不过,要说他最喜欢的是一头“媚猪”。“媚猪”不是猪,是一个波斯女子,长得胖点。

古人有点少见多怪,没见过这种货色的女人。不过,刘鋹你既然喜欢人家,还给人家起个“媚猪”的名字,难道你是猪?

3.奢靡吴国

刘家父子都喜欢奢华,刘鋹秉政父祖传统,到处建宫殿、挖池塘。南汉国家小,没那么大民力支撑。刘鋹号召全军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把军费省下来。到北宋打过来时,发现士兵的盔甲、兵器、战船都朽坏不能用!

宋军夺取贺州、昭州、桂州和连州后,刘鋹大喜:“这四个州本来就是荆南的,宋得了它们肯定不会来打我们了!”

可惜话音未落,他就被潘美俘虏了!连带装得满满的十几船金银珠宝和女人,没来得及逃就被俘了(其实不是来不及逃,是他最信任的宦官和士兵,把船偷走了)。

4.被一顿酒吓哭

这事记载在野史,说有一天赵匡胤请他喝酒,刘鋹一看见就被吓得哇哇大哭!原来,他在南汉时,经常玩以毒酒毒杀大臣的游戏。这会儿看见赵匡胤赐给他酒,做贼心虚,以为自己遭报应了。

赵匡胤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就是南汉的四位皇帝,性格扭曲得让人发指,这种的基因还代代相传,刘家父子就是靠着野蛮的皇权,危害两广半世纪。

唐朝与吐蕃的百年争端,究竟是谁赢了呢

唐朝对于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土谷浑汗国、西域诸国、西突厥汗国、高句丽王国等少数民族无一不表现出了中原王朝的压倒性军事优势。始终有一个对手却令李唐王朝非常头痛,那就是统治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吐蕃臣服唐朝时期;第二、吐蕃与唐朝百年战争时期;第三、吐蕃与唐朝握手言和时期。

唐高宗两次对吐蕃发动的进攻都遭到惨败、武则天则在西域和吐蕃陷入长期拉锯战。到了唐玄宗时期,唐军放弃了“过去想要一战而灭其国”的想法,利用逐步蚕食的占据了上风。晚唐时期,吐蕃又利用唐朝国内的机会吞并了唐朝的河西和安西两大地区,并一度攻入长安地区。唐宣宗时期,吐蕃王朝由于扩张过度,加上遭到唐朝名将张议潮的打击,国内彻底瓦解为了数十个部,不再对唐朝构成任何威胁。9世纪中叶,晚唐成为了“百年唐蕃战争”的最终胜利者,但自身也已日落西山。

唐朝关内十道与六大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还没有设立)

吐蕃王朝是在松赞干布在位时期才真正实现统一,雄踞青藏高原。史书记载“唐时吐蕃之盛,东掠剑南,西威天竺”。松赞干布与唐朝缔结了外交关系,迎娶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并在名义上对唐太宗称臣。当时唐朝与厥的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多次向吐蕃借兵助战。在唐朝进攻西突厥的战争中,骁勇的吐蕃骑兵就多次进入西域助战。王玄策剿灭印度的天竺王国也是借助了吐蕃的军事力量,可见这一时期的唐蕃关系比较和平。松赞干布去世以后,宰相禄东赞辅佐吐蕃朝政,并继续奉行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669年的唐朝版图

唐高宗时期,吐蕃与唐朝因为安西四镇的争夺彻底反目成仇。吐蕃国内的主战派代表论钦陵力主对唐朝用兵,并入侵到唐朝的西域地区。公元670年,唐高宗派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率领5万大军挺进青海地区,结果在大非川被吐蕃全部围歼。678年,李敬玄统率18万唐军全力进攻吐蕃,又在青海遭到大败。两次战争,吐蕃均利用唐军远道而来的劣势,采用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方法取胜。由于唐朝在吐蕃遭到大败,在河西(甘肃)、西域(新疆)、剑南(四川)多个方向上部署重兵全力防御吐蕃,吐蕃则利用地理优势先发制人,多次劫掠唐朝的边境。

大非川之战武则天与吐蕃、契丹、后突厥多线作战,效果均不理想。开元年间,唐玄宗不再对吐蕃用重兵,只蚕食吐蕃的领土,逐步缩小吐蕃的控制范围,收复了黄河九曲之地,对吐蕃形成了三面包围。天宝年间,高仙芝拔除了臣服于吐蕃的勃律国,使得吐蕃陷入无援的状态;王忠嗣在青海湖附近歼灭吐蕃北线主力万余人,逼迫吐蕃往南撤退。

笔者认为唐朝无法消灭吐蕃的原因有三个:

1、地理原因。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恶劣,高海拔,低氧气。除了土生土长的吐蕃人(藏族祖先)以外,在中原长大的唐军战士均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纵观古代,无论是汉朝、元朝、明朝均没有大军登上过青藏高原,究其原因就是地理环境恶劣。清朝是唯一一个大规模对西藏用兵的封建王朝,并且保持了驻军,因此牢牢地控制了这里。

2、后勤原因。青藏高原距离传统的汉地有数千公里远,并且有大量无人区存在。即便派遣大军进入这里,也需要动用庞大的后勤。过于遥远的距离使得后勤补给困难,大军难以驻扎。

3、对手原因。统一的吐蕃王国与吐蕃诸部不可以同日而语。在西藏几千年的历史中,吐蕃王国是唯一统一了西藏的。唐朝时期的吐蕃王力强大,全民皆兵。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吐蕃却保持了40万,即便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也未必能拿下这里。

唐朝安西地区(663年)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叛将仆固怀恩投靠吐蕃,使得整个河西走廊失陷于敌。吐蕃攻下河西走廊后,安西都护府也与唐朝内地也失去联系,最终被吐蕃王国吞并。在8世纪后半叶,唐朝国内持续(安史之乱、奉天之难、淮西叛乱),吐蕃趁机夺取了唐朝西北、西南的大片土地。9世纪初,吐蕃王国的疆域达到极盛,威震一时。不过,吐蕃多次联合回鹘、南诏均不能彻底消灭残唐,可见藩镇割据下的唐朝还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存在。

全盛时期的吐蕃王国(795年前后)

9世纪以后,吐蕃国内矛盾尖锐化,逐渐步入下坡路。首先是吐蕃在与南诏国的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精锐力量,吐蕃的东南疆域被南诏国大量蚕食。其次是在公元801年的维州之战中,吐蕃军主帅论莽热被唐军活捉,余众被唐朝名将韦皋分割歼灭。此战后,吐蕃丧地数百里,再也无力主动邀战唐朝。

南诏国(白族的祖先)

821年,已经转入衰落的吐蕃王国与唐朝举行了“长庆会盟”,双方约定罢兵,结为友谊之邦。848年,唐朝名将张议潮攻陷了吐蕃掌握的西北11州,使得失陷于吐蕃近一个世纪的河西走廊回归唐朝。此时,吐蕃已经瓦解为数十个部落。晚唐时期偶有吐蕃部落入侵唐朝边境,但均是小打小闹,因为的吐蕃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唐朝灭亡为止。

张议潮收复河西形势图

秦王子婴跟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子婴究竟和秦始皇什么关系?其实,就在他的名字里。我想司马迁必定知道,因为子婴毕竟曾向刘邦投降,这些降策都会记录在案。只是他老人家几处称谓的不同,造成了后世的误解。因为子婴这个名存在很大的争议,文中皆以秦末世来代替。

先来看看目前都有哪几种说法吧!

1 )胡亥兄长,名子婴

这种说法源于《六国年表》,其中记载“赵高反,二世,高立二世兄子婴”。

2)胡亥兄长的儿子,名婴

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兄子即兄长的儿子,公子婴即名叫婴的公子。

3)秦始皇弟弟,名子婴

据《李斯列传》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既位。

4 )秦始皇弟弟的儿子,名婴

东晋学者徐广认为,《李斯列传》里的“始皇弟婴”中间少了“子”,应为“始皇婴”,也即秦始皇弟弟的儿子,名为婴。

而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还有母亲赵姬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但他俩年幼时已被诛杀,所以,有些学者据此推断秦末世可能是成蟜的儿子。

其实,前两则说法认为,秦末世是秦始皇的后人,而差异就在其名。如果是子婴,那么就是秦始皇的儿子,如果是婴,则是秦始皇的孙子。

而后两则说法则认为,秦末世是秦始皇的弟弟或侄子,差异也在名上。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众说纷纭的背后,其实是两个矛盾亟待解决。

  • 1)秦末世的名:婴还是子婴?

  • 2)秦末世的身份:秦始皇的弟弟,儿子、侄子,还是孙子?

那么,我们试着来分析这两个矛盾。

1)秦末世的名:婴还是子婴?

  • ① “子”表示尊重

其实,古人的称呼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期,年幼时就可以叫他的名;二十岁行过冠礼以后,人长大了为了表示尊重,和他打招呼的时候,就要叫他的字;五十岁以后只称呼其排行,伯、仲、叔、季;死后称其溢号。

男子的“字”通常为单个字,所以,通常在前面加个“子”来表示尊敬。例如:姬侨字子产、张良字子房等。

这样看来,婴不管是秦末世的名或字,子婴和婴并无区别,两者之间的差异仅为尊重。

  • ② 子”表示收养作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据《战国策·秦策五》记载,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听从吕不韦的建议,投靠膝下无子的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原本是楚国人,所以异人便投其所好,更名为“楚”。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呼其为“子楚”,其中的“子”即是收养之意。

众所周知,秦庄襄王比秦始皇母子先回秦国,这几年间,也有所出,历史上也确切记载的就是秦始皇的异母弟成蟜。秦王政即位后,派成蟜前去攻打赵国,战败投降,最后也死在了赵国。秦王政并没有因此灭掉成蟜的族人,而成蟜的儿子当时年幼,很有可能在其死后过继给秦王政,而被称为“子婴”。

至此,还不能排除任何一种说法的可能性,但是却增加了第4种的可能性,即秦末世可能为成蟜之子。

2)秦末世的身份:秦始皇的弟弟,儿子、侄子,还是孙子?

  • ① 秦始皇弟弟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有3个弟弟,成蟜和嫪毐的两个儿子。成蟜于秦始皇八年死在赵国,而嫪毐的两个儿子在嫪毐时已经被诛杀。所以,秦末世为秦始皇弟弟的说法排除。

  • ② 秦始皇儿子

据《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有二十几个儿子,皆下场凄惨。

秦始皇刚驾崩,赵高便假传圣旨杀死扶苏。接着胡亥即位后,又在赵高的蛊惑下,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开杀戒:杜县杀死6位公子、10位公主,公子将闾等3人在宫里,咸阳街头斩首示众12位公子,连坐族人更是无数。公子高为保护族人,主动要求殉葬。

共计23位公子、10位公主惨遭杀害。既然连公主都不放过,胡亥及赵高怎么可能为秦始皇留下什么亲生儿子呢?所以,秦末世为秦始皇儿子的说法基本排除。

  • ③ 秦始皇孙子

据上述第②点分析中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孙子辈中只剩下公子高的族人。那么的他的儿子是否为秦末世呢?

秦始皇享年50岁,如果按照16岁就开始生育计算,那么扶苏最大不过34岁左右,扶苏的儿子不过18岁,扶苏的长孙不过2岁。如果秦末世是扶苏的儿子,他怎么可能和2岁的婴儿谈什么刺杀计划?所以,公子高更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儿子。所以,秦末世为秦始皇孙子的说法也可以排除。

  • ④ 秦始皇的侄子,成蟜之子

秦庄襄王因为邯郸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57年独自回到秦国。秦始皇母子于前250年才回国。那么,大致可以判断,成蟜比秦始皇小3~8岁左右。

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那时,秦始皇21岁,其弟成蟜的年龄约为13~18岁之间。既然能挂帅出征赵国,18岁更靠谱。如果按古代生育年龄计算,成蟜有个两三岁的儿子也不足为奇。

那么,成蟜儿子比秦始皇小18岁左右,到胡亥死时(秦始皇去世后3年),他大概35岁。他的儿子也有十几岁了,和他一起谋划行刺赵高也是合情合理。

结语:

《史记》中对秦末世名的多种表达,使得其身份扑朔迷离。但是,综合考虑秦始皇的年龄和秦末世两个儿子的年龄后,秦末世为秦始皇的儿子或侄子比较合理。

而胡亥听信赵高之言,在秦始皇驾崩后,不惜对其兄弟姐下。胡亥惨绝人寰的行径背后就是为了除去所有拥有继承皇位的公子,使其高枕无忧。

而成蟜之子不在屠戮名单之中,成蟜死后,秦始皇有可能收养其幼子,参照秦庄襄王的命名,故为其起名为“子婴”。

志成下载站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志成下载站认同期限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0 - jlzcch.cn. All Rights Reserved.志成下载站 | 闽ICP备2023009151号 | 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给我们留言

抵制不良色情、反动、暴力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