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白手起家赚到100万
前阵子搬家,一堆行李中,无意发现了一张十多年前的广告单。
一时很感概,那时的北京还有宣武区,那时的人们还用着BP机,那时的我和梁红,也还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今天借着这张广告单,或许能跟刚知道《侣行》的新朋友,说说我和梁红挣钱,再一起环游世界的故事。
也或许能回答许多朋友的疑惑:因为经常有人问,你们是富二代吧?
我们就会告诉他:真不是,我们想做的是“富一代”来着。所有的钱,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
我和梁红从小就认识,住得很近,我爷爷住月坛北街,她爷爷就住在月坛南街。后来,我高中毕业,当了兵;梁红则读了大学。
1998年,我从部队退伍了。想开公交车,或当警察,但没门路,都放弃了。
最后,我从部队领了两万块,决定自谋职业。
这时,梁红也毕业了。我们像今天北京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开始了所谓的创业之旅。
一开始,我去帮别人改车,一辆车,整个拆掉,送出去电镀,再回来拼装。
梁红记得,每天晚上她就重复干一件事:拿一张砂纸,打磨每一颗螺丝。
朋友见她都问:你身上怎么永远一股机油味?
后来,从开货车,到摩托车修理铺,再到卖羊肉串、开冷饮摊,我们都做过。
有一天,崇文门菜市场,我看见很多人排长队买豆腐,就动了心思。
去问机器多少钱,十七万,太贵了。
还好我机械还行,就天天趴别人门口看,用一把尺子去量那个机器。后来自己仿造了一台,花了不到四万。
我和梁红由此开始了豆腐摊卖豆腐的生涯。
真是起早贪黑,每天早晨四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到家,一百斤一袋的豆子直接上肩。
直到有一天,有许多人陆续来打听:你们这机器卖吗?而且还真有人付钱就要订。我们才觉得:这比卖豆腐赚钱啊。
“昕宇豆腐机”开始批量生产了。机器卖得很火,我从一个豆腐摊老板,变成了“张经理”。
很快的时间,我们挣到了一百万。对我和梁红来说,天啦,这是多大的钱啊。
我们跑了好多家银行,把钱取出来,堆在家里,放家里茶几上看。一副臭美的表情~ 哈哈,穷人乍富。
但短短几个月后,这一百万,我们又给赔进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被联合执法——豆腐机里有一个关键的部件,是锅炉,是用了不那么正规的途径买来的,这属于压力容器,如果在市区使用需要申报。
一笔高额的罚款就来了。
从没钱变有钱很容易,但从有钱又变没钱,这心里落差就特痛苦。
除了从头再来,咱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后来,我们开始做首饰加盟连锁商,又陆续开始做机械外贸的进出口工作…
这其中的不容易和有趣故事,以后再慢慢跟大家说了。
我只记得,最辛苦时,我一个月要用掉30张机票、12张火车票、2张船票。那几年,很少在床上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后来,我们慢慢赚了钱。
再到后来,我和梁红决定换个活法,从挣钱里脱身而出,算了算多年的积蓄,开始出发,去看世界。
于是有了你们所看到的《侣行》,可以在优酷搜索“侣行”,在腾讯搜索“我们的侣行”,你就可以看到这些影像。
身边很多朋友说我们傻。但我们首先想说,我们花的每分钱,都是自己白手起家挣来的,不啃老。自己挣的钱,自己再花掉,这不丢人。
还有,每个人生,都有不同的阶段:前一阶段,我们挣钱,这一阶段,我们花钱。
在我妈看来,儿子企业开过、钱也见过,现在趁有能力、趁有理想,换个活法,也挺好。她就一句话,出去别丢人,别让外国人以为人只会抢黄金和包包,只对香奈儿和路易威登感兴趣。
这些年,白手起家,挣了钱,换了大房子,却没有觉得更开心,后来因为一些机缘,我们学会了舍得,自己挣来的钱花掉,自己住的房子卖掉。
舍去了一些,却得来了一个大世界。
只有在路上,在或美丽或极端的环境里,人才会有另一种生活的状态,我和梁红也能看到彼此的更多的另一面。
当然我们也不建议,所有人都像我们一样。为生活打拼都挺不容易,没有一种生活会比另一种生活更好。
我们只是想告诉您,人生或许不止一条路。
有哪些“空手套白狼”的案例让人称绝
1、如何空手赚钱?(整合市场资源赚钱)
你建两个群,一个群里都是搞摄影的,另一个群都是做模特的,然后你把这两个群相互交接,搞摄影的想证明他的摄影效果,必要要有模特作为摄影的对象。做模 特想出名,想展现自己,所以需要摄影师,而你却是他们的推荐人,你可以从当中收取相应的中介费。一个群500人,你可以建10个群 或许 你可以想更多类似的模式去赚钱。
2、如何用思维赚钱?(整合信息资源赚钱)
想在网上卖企业名录的人,你不用投资,你只需 要先建一个卖全国企业名录的网站,然后标上价格直接推广,当有人要上海的企业名录时,你就在其他大公司的网站上买上海的企业名录,让他们发到你的邮箱里, 然后你在发给买的客户,你没有花一分钱,得到了一份企业名录,就这样,一个月后,你一定开始盈利,当有人再要上海的企业名录时,你就净赚了。零成本 零投入 赚钱。
3、如何用想法赚钱?(交换资源)
假如你要到一个展会或活动的场所去收集名片,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这样, 你先找一个人,告诉他,你是不是想收集很多的名片,他一定说是,你告诉他这些人你是收集不完的,你跟他说,我想和你合作,你今天就收集你的名片,进你的努 力,晚把你收集的名片复印发给我,我给你这里所有人的名片,他一定愿意。然后,你找上20个人说同样的话,晚上这个20个人每个人都发了一份自己收集 好的名片给你,然后你把这些全部统计在一起,然后每人在全部复印一份给他们,你没有一点努力,便得到了场所的所有名片。
4 、如何把1个两分钱的礼品如何卖1元钱?(通过创意能力赚钱)
如果你就这样的摆地摊卖?你一天也卖不掉一个,你可以转换一下思维,包装一下,做一个爱心箱,上面写一些感人的一段话,然后放到人多的商业街上,你自己 身上带着爱心条,手里拿着一盒小礼品,在大街上免费送,当他手里拿着之后,你在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爱心小礼品,知道你很有爱心,所以你只要为这次爱心活动捐 一元钱,多一份都不让你卷,然后登记一下你的信息,我们会把你的姓名登到网上,这样你的朋友都会看到你, 这样一天你会成交1000个小礼品也不成问题。也就是一个两分钱的礼品一个卖一元,一天轻松卖1000个。
5、 空手怎样套白狼?(通过自身能力)
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也照样可以轻松赚钱,你只要这样做,走到大街上看到一排排的内头店,你进去给他说,你的店面一天客户不是很多, 假如我有一个方法能让你每天收入高一倍,高了之后你愿不愿意付给我高出的三分之一?他一定愿意,然后你让他说出现在他最愁的问题,记下来,怎样做呢?你去 与他同行的门头店进去逛一逛,你作为一个客户进去问他这些问题,看他是如何回答的,然后去三家,你自己也就能总结出来一个新的经营之道,然后告诉那个门头 店老板,这样你什么也不懂就轻松的赚到了钱。
6.没有网站、产品、客户如何赚钱?(整合信息资源)
你到 淘宝上找一款你认为好的产品,然后,你在到其他网站或站长或其他有客户资源的人,你告诉他,我这里有这样的产品,我不用你来促销,一切都有我来做,我来发 货,我来服务,我来写文案,你只要提供你没有用的客户,赚了钱给你一半,然后,你在给淘宝的商家说我看好了你的产品,我要给你销售,你只要赚一点点的佣金 就可以,因为我的量很大,遮这样你就轻松的进行了赚钱。
郑成功的有多少,是怎样打败荷兰侵占者的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大家好,珍珍儿的新新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怎样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的,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17世纪,整个海洋可以说是荷兰人的天下,也成了他们眼中的一块肥肉。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入侵,并修筑了很多的炮台和防御工事,企图把变成殖民地。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把荷兰入侵者赶出了,成功收复了。那么,郑成功的有多少,他是如何打败如日中天的荷兰入侵者的?
1659年,郑成功抗清失败以后,率领剩余大军退居厦门。在这个时候,原荷兰人在通事何廷斌投奔郑成功,给郑成功带来了的军事防御图和地形图。做了一些准备之后,郑成功便开始收复。1661年,郑成功迎来了一个良机,不仅清军放弃攻打厦门,的荷兰军也有一部分兵力退到了印度尼西亚,这就为收复提供了一个契机。郑成功先是率领2万水军从金门岛出发,后面还有6000人的后备军力跟着,大致有2000荷兰人,大部分驻守在南部的安平城(热兰遮城),小部分在台南市(赤嵌城)。郑成功的抵达澎湖列岛之后,避开荷兰军主力,由台江大湾登陆并开始围攻台南城,还有一部分登陆北线尾岛。荷兰军兵分三路,一路增援台南城,一路攻击郑成功的舰队,一路进攻北线尾岛的郑军。结果这三路大军全部战败,荷兰的战舰也被击沉。郑成功收复了台南以后,又乘胜追击攻打安平城。安平城有着荷兰军的主力,郑成功五日都没有攻克。后来,后备部队赶到,再加上郑成功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对整个安平城展开了围攻。经过几个月的奋战,荷兰投降,退出了,被荷兰统治38年的回到了的怀抱。在郑成功给荷兰人的信中写道:“省,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经过奋战,收复了整个,真乃的民族英雄。我们再对郑成功和荷兰人的兵力做一个简单的对比,郑成功手里大概有不足5万士兵,其中收复大概用了25000人,剩余的留守厦门。在的荷兰人主要是商人,打仗的经验不如郑成功。再加上荷兰人的兵力远不及郑成功,荷兰本土据路途遥远,补给难以到达。最终,郑成功打败了荷兰人,成功收复,在进行了一系列建设。
关注珍珍儿的新新,为您带来更多历史趣事,欢迎大家多多转发、留言和点赞,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为什么火枪刚出现时弱于弓箭,欧洲人坚持使用,而人放弃
聊这类话题得先学会区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民间故事。很多人都是拿民间故事当历史来讨论问题,没意义。
人不用火枪,大清朝死活不用火枪火炮,清朝的统治者宁可打败仗、垮台也不用西方的先进武器......这些都是:民间故事。
历史是:
明朝人发现西洋人的火炮、火枪厉害,立即开始引进,一边买一边研究自己造。戚继光说过,火器厉害的,只有弗郎机、红衣大炮和鸟铳,其他皆不足恃。戚继光认为西洋火器有用,大明朝自产的三眼铳、一窝蜂、火龙出水......都没啥用。真正在历史上明确留下记载,在当时有实战价值的火器,也就是这三样。其他的大明朝自主研发的火器,都是现在的媒体开发出来的节目效果。
明军的西洋火器让清军吃到了苦头,努尔哈赤据说是被红衣大炮打死。清军吃苦头以后,立即着手搞自己的红衣大炮、弗郎机、火枪。要么从明军那缴获,要么买,要么自己造。入关前的清军能造红衣大炮。后期大量明军炮兵部队和朝鲜火枪部队投到清军阵营,清军火力超过了明军。
清军入关到乾隆基本上平定天下,一直在打仗,火器地位不断提高。康熙、乾隆都建立了全部使用火器的部队,人手一支火枪,再配上各种火炮。其他部队使用火器的士兵,基本上都要超过50%。500人的步兵,配30门炮。
而且从皇帝到皇子都玩枪。还都是当时世界顶级产品。
马嘎尔尼向乾隆献火枪,乾隆死活不接受新鲜事物,不要,导致落后......这是民间故事。史实是乾隆自己的枪比马嘎尔尼献的要好很多,没相中。道光皇帝年轻的时候赶上天理教冲击紫禁城,他提枪击毙了几名教徒,表现神勇。能打的那么准,平时一定是没少玩。枪质量也不错。
清朝统治者老祖宗吃过火器的亏,他们自己又玩枪懂枪,知道厉害,也大力组建火器部队,火器的比重非常高。康雍乾时期,冷兵器在清军部队里就属于配角了。这期间,和沙俄打,和尼泊尔打,西方火器是什么水平,清朝非常清楚。这个时期清军的火器并不比西方国家弱。
到战争清军依旧重视火器,更为倚重,但是,质量不如人家。
战争开始,清朝意识到武器上的差距,但当时道光皇帝已经处于统治后期,咸丰早死,他俩没时间解决问题。到慈禧执政,清军就变样了。北洋海军的军官都是英语指挥操练。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克虏伯大炮、加特林机枪、各国先进的步枪,清军都有,量还很庞大。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是打输了,但主观认识上,慈禧这些人还是认为西方的武器厉害,不但不排斥,反倒是大力引进。和皇太极大力搞红衣大炮没区别。
这中间还有太平军。有意思的是,他们也大量的向洋人购买枪炮。太平军、清军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极其愚昧落后的,但其实当时这两家都是拿着先进的枪炮对射。队形、战术也都和西方部队接轨,都请洋教员。太平军、清军在这方面的开放程度是很惊人的。清军都说英语了,还要人家咋样?还不开放?
甲午战争,在平壤,清军的加特林机枪把日军打的很惨。马克沁机枪清军也早早拥有了。经常有段子讲,李鸿章看到马克沁展示新机枪,赶紧摇头说太贵了、太贵了。实际情况是第二年清军就买了马克沁,而且开始自己仿制。人会说谎,数字不会说谎。1884年,马克沁机枪定型,马克沁带着它去欧洲推销,李鸿章当年就见到了这把枪,1885年已经买回国,1888年,国产仿制品造出来。数字事实摆在这,至于流传的李鸿章嫌贵、多愚昧、多悲哀......都是不值一驳的民间故事。李鸿章即便是说贵,也肯定是一种砍价策略。他心里相没相中?太相中了。不然怎么能这么快的买回去,又大力仿制?
马克沁机枪发明出来,不是李鸿章自己有眼无珠没相中,而是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当时西方那些先进文明的军事强国,大多都没相中。真正看出马克沁价值的只有德国和。1914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被德军用马克沁一天打死6万人,这时候,西方大多数国家才看出马克沁的威力。比李鸿章晚了30年。
评价人要听其言观其行。
说什么,听听算了,没必要认真。真正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行为,究竟干了啥。李鸿章对马克沁是最典型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说是贵,不想买。其实是急匆匆的交钱,拿走了枪,回家抱着:真香。赶紧自己造。从行为、时间上,明显能看出李鸿章对武器的鉴赏能力是相当高的,也根本不心疼钱,下手非常快。不识货、排斥是不存在的。比很多的欧洲大佬都厉害。清军对于马克沁机枪,不是初期买一批,是一直在买。李鸿章对克虏伯的大炮也是极其偏爱。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清军受到很大的损失。慈禧这些人开始着手打造新军,依旧是赶紧买西方最先进的枪炮,军舰。电报、飞艇都有。并且采用西方的训练、战术。李鸿章这些人,大力采购西方先进武器,建兵工厂,造国产枪炮、军舰,必然是得到了慈禧的支持。
质量差,打输了,是另外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最早的明军,皇太极时期的清军,到康雍乾,再到慈禧统治的清朝后期,以及太平军,不论是汉人还是满人,不论是高层统治者还是底层的农民军......人,从来没有过排斥火器、西方先进枪炮。从中期明军到清朝灭亡,都是看见西方先进火器厉害,赶紧想各种办法搞到手,相当积极。
因为这是一个人性的问题。
我是个兵,我要上战场打仗,稍不留神会死。对于将领而言,也得打仗,打赢了厚禄,打输,部队没了,自己身败名裂,大概率会死。对于统治者而言,打赢了,名垂千古,打输了,我有被的风险,被,不仅仅是自己的命,整个皇族的命都很难保。战争,对于士兵到统治者都是要命的大事。没人会拿这事来矫情、制气。发现好武器,都得赶紧拿过来,自己用。保命的。
发现敌人的武器好,比我的武器强,敌人的火器厉害,我这边要正统、要祖宗家法,宁死不用,宁可了也不用,不可能的。真实的情况是发现好武器,不论是谁都得赶紧搞到手。管它冒火还是不冒火。
这是人性。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外国人还是人、汉族人还是满族人、读书人还是文盲......只要是人,只能这么做。是人你就怕死怕输,想要别人死想要别人输。好武器在自己手里就能活,在别人手里就得死,是个人都必然是玩命的去弄新武器。
这是历史。什么是民间故事?
清末、过去,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都是文盲,不识字。也没有网络、没有手机。这群人里的佼佼者,能认识几个字,读过点书,但是秀才考不上,公务员干不了,对国家高层的事一无所知。对中底层的衙门办事,也是一无所知。或许就是说书的出身。他们这些人凑一起,研究天下大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慈禧太后一顿饭吃八百个菜,半夜上厕所用金夜壶......最后把大清朝祸害亡了。慈禧太后、乾隆皇帝、清朝的统治者死活不愿意自己的国家进步、必须要把自己的国家搞垮了、好武器不能用,必须打败仗,打输了赔钱,慈禧贼开心......
用脚后跟想想,这可能吗?
都是社会最底层的文盲半文盲,在他们能理解的范围内,猜测出来的。他们智力是最底层,但他们依旧是人,受人性的约束。所以他们都能理解用火器的意义。但他们猜测出来的蠢人,他们眼里的蠢人、比他们还蠢的人,就已经跌破人的底线了,脱离人性。这才能出现明知道火器好,死活就是不用的情况。这已经违背了人性,是不可能的。是最蠢的人,用他的思维,把别人想得比他还蠢。其实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有人比他还蠢了。
更奇葩的是,2021年,还有人信慈禧太后看到自己国家强就闹心,乾隆看见好武器就是不用......这都是人类最低认知水平。古代是家天下,天下是统治者私有财产。大清朝的乾隆、慈禧他们家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愿意自己家强大?非得把自己家搞落后了、非得把自己家搞破产了、非得把自己搞垮台了、非得把自己家卖了......他才开心?自己家强大了,他就不开心?国家强大,对外打赢了,肯定是统治者自己最光彩。国家衰落,对外吃败仗,最丢人的也是统治者自己。统治者怎么可能乐意衰落、乐意打败仗、乐意割地赔款?是不是只有人类最低认知水平的人,才能信这些东西?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违背人性,是个人都不能这么干。世界上最蠢的人,猜出来的,比他还蠢的人,肯定是不存在的。
回头再解释问题的前半截:火枪刚出现的时候弱于弓箭,欧洲人为什么坚持用。
火枪刚出现的时候确实弱,射速、精度都不如弓箭。弓箭的威力也不比火枪差。弓箭手可以嗖嗖的射,非常快,还很准。火枪用起来,装药,装弹,再压实了,举枪瞄准......非常慢。单纯的比较,弓箭比火枪厉害。
但火枪也有优势:便于训练。
少数民族射箭厉害,都是从小练。古代正常能上战场的弓箭手,最低得练习:3年。最低。不是敲键盘那么简单。训练一个火:3天。英国长弓手曾经横行一时,他们需要好几年的训练,国王得花高价请他们打仗。使用弓箭手的成本非常高昂。法国被英国长弓手打的很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英国有钱,请得起这些大爷。
火枪不一样,普通的平民训练3天就能打仗。近代,西方国家生产力开始提高,枪炮、火药可以大量生产。但有大量的火枪也得有大量的士兵。长期保持数量庞大的部队,又太昂贵。所以西方的办法是平时维持少量部队,需要的时候临时召集老百姓。使用火枪,算上走正步、排队列,练半个月就能打仗。成本非常低。
但火枪的反应速度太慢,精度还非常差。怎么办:人海战术!
西方的战术是:先用火炮打乱敌人的队形,廉价的步兵排着密集的队伍,前后三排,再向敌人开一遍、三轮火。子弹一起打过去,非常密,没有精度,全是概率,打到谁算谁。一排人相当于一支大号散弹枪。三排子弹打完,敌人应该是更散乱了,步兵最后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去,白刃战。
西方才是人海战术的鼻祖,并且一直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的英法俄部队已经很先进了,和1860年的火枪火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打法没变,依然是大炮轰击,几十万平民动员部队,排着密集的队形重逢,打几发子弹,最后白刃格斗......一天被打死好几万。虽然一直使用火器,还真没这么做。从清军开始就没这么干过,顶天是太平军有类似情况,湘军、淮军都不这么打仗。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学的是欧洲,密集重逢,所以在平壤被清军的加特林打的很惨。
如果用弓箭,欧洲人还得打几千、三两万人的贵族战争。用火枪能发动群众,打几十万人的战争。这样才能建立起庞大的海外殖民地。
后来火枪发展越来越快,彻底甩开了弓箭。最初欧洲人选它是因为适合平民使用,廉价、量大。所以很多反应当时情况的电影,站成排,扛枪的,都是胆战心惊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