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可以杀根结线虫吗
可以。绿僵菌为一种真菌性杀虫剂。绿僵菌能治害虫的完全依赖于其本身释放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一旦附着于虫体就会产生菌丝入侵寄主。菌丝能在虫体内迅速生长繁殖,并随着淋巴循环侵入各器官组织当中。然后分泌其本身的自带的毒素,破坏害虫的中枢神经系统。毁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导致细胞组织脱水死亡。其破坏力远不止于此。害虫尸体在日晒、风化或其他外力作用壁受到破坏后,尸体内的绿僵菌分生孢子就会发散开来,达到侵染其他健虫的目的。并且在害虫种群内形成重复侵染。一般情况下,只要害虫10%左右的个体感染病后,便可控制整个害虫群体。 根结线虫如果遭到菌丝寄生,最终会面临群体死亡的后果。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感染肺炎怎么办
按照国际惯例,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基本上要在空间站上连续工作90天方可返回地球,只有一些由于特殊原因的宇航员可能会提前回来。截至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俄罗斯一名内科医生,名叫Valery Polyako士,驻守空间站长达438天。从宇航员的选拔来看,凡是入选的,除了要有过人的科学技术和航天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从这一点上看,宇航员在太空站生病的机率是较常人要低很多。为了应对宇航员在太空中身体方面发生的突发状况,一方面在宇宙飞船和空间站中都备有紧急的救治药品,但是由于受限于空间大小,不可能将治疗所有疾病的药物都配备上,只会选取一些广谱类的药物,来应对比较常见的疾病。而这些药物的选择,也并非都是越新的越好,因为宇航员的身体条件,对于新药都会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因此为了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必须选择那些在地面上已经经过反复的临床实验,被证实是完全成熟和高效的药物。这些药物对于宇航员在飞向太空站、在太空站工作以及返回地面的时间里,都能够做到数量充足,保障了宇航员没有后顾之忧。但是,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中,仍然非常忌惮患上疾病,因为太空的环境和地面完全不同,在失重环境下,哪怕普通的感冒,对于太空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比如,身体极容易浮肿、呼吸受限、头痛、容易产生压抑和烦躁情绪等等。而对于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比如流感,一旦有宇航员患上,则必须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因为太空站是一个必须要严格执行密闭措施的空间,如果隔离措施不到位,那么其他的宇航员就会有很大的几率被感染。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是不可能感染上肺炎的,因为病毒不可能直接从地面在没有媒介的情况下进入到空间站中,现在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在没有充分细致做好筛查和检测,不可能会让其他宇航员进行交接班。那么,我们假设出现这种情况,宇航员就是得了肺炎,那么很抱歉,太空站上更没有特效药,为了确保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则必须要把他们接回来治疗,但是新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去接可不是说去就能去的,因为必须要等到合适的发射窗口,同时还要等待飞船到达空间的时间,以及返回的时间,没有两三个月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只能自求多福,寄希望于宇航员强大的身体素质以及免疫能力了。
能否推荐几部劲爆的电影
大家好,我是小贾,很高兴回答你这问题。每个人心中的十部片单都不同,有各自的钟爱理由,于是我整理了一个一百多部影片的片单。多图!这个片单从知乎高赞答案中手动爬取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是我自己很喜欢的电影。每部电影除了豆瓣评分以外,还添加了该部电影的关键字,评分人数,以及一句豆瓣短评。根据评分人数进行了排序。以前推荐一些电影会有知乎小伙伴说太大众,这个其实众口难调,所以我才根据评分人数进行了排序,至于要看哪一部,就各选所爱吧~!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科学实验
这是一个想想就让人“胃疼”的实验,估计很多人看了会觉得不舒服。1822年6月6日,19岁的男孩亚历西斯·圣·马丁,因为同事的猎枪走火不幸被击中。他的伤势非常严重,子弹穿透了左胸腹部,肋骨、肺和胃都损伤严重。鉴于这种情况,当地的外科医生威廉·鲍芒被请来做手术。因为身处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偏僻小镇上,医疗资源很薄弱,鲍芒医生只能简单手术并包扎伤口,他无法保证救活这个年轻人。但是,马丁的情况似乎没有这么糟,他撑了下来。鲍芒医生于是把马丁带到了军营医院,希望能治好这个年轻人。在医生的细心照料下,原本没有生还希望的马丁,还真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只不过他的胃部有一个伤口,一直无法愈合。这意味着,鲍芒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马丁胃里的情况。治疗持续了几年时间,在此期间,鲍芒医生一直坚持亲自治疗,并且利用马丁的胃部,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比如,在对伤口进行换药的时候,马丁胃部的胃粘膜有时候会“跑”出来,就像脱一样,鲍芒医生就轻轻的将其推回去,马丁没有感觉到疼痛。于是,鲍芒医生又把硝酸银溶液滴在胃粘膜上,马丁也只是有轻微不适——这就意味着,人类的胃并非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更震撼的是,因为肉眼可见马丁胃部的情况,所以鲍芒医生能看到整个消化过程。他可以用漏斗把水和食物直接放到马丁的胃里,也能把胃里的东西抽出来研究……据说,鲍芒医生还把一块生牛肉放在马丁的胃里,发现在5个小时内就被消化完了。就这样,从1825年到1833年,鲍芒医生通过观察实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最终完成了著作《胃液的实验与观察以及消化生理》。在这本著作中,鲍芒医生有了很多发现,比如胃液中存在盐酸、外界刺激会影响胃的运动、不同食物的消化和排空时间……至于这个年轻人马丁,确实很“强大”。(老年的马丁和妻子)他其实是加拿大人,被美国的毛皮公司雇佣,在边境运送毛皮。所以,他在美国没有亲戚朋友,鲍芒医生应该算是他最亲近的人了。另外,马丁其实没什么钱,所以一开始的医疗费用,都是靠当地人的资助。后来钱用完了,鲍芒医生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继续照顾治疗。马丁也不愿意成为实验对象,他曾经回到加拿大,虽然生活贫困,但还是结婚生子了。几年后,鲍芒医生又找到了马丁,雇佣他作为自己的观察对象,一直到1833年实验结束。可能有人觉得,肚子上有一个洞,就不怕胃酸漏到腹腔或者外面?首先吧,他胃部的伤口已经和胸腔外面的伤口粘连在一起,长在了一起,这就不用担心胃酸漏到腹腔了。但是,还是要小心漏到外面的,所以马丁平时只能拿纱布或者木塞之类的物品,堵住伤口。当然,也正是因为强大的胃酸,才让他免于受到外界细菌感染……不过,马丁还是要小心生活才行,毕竟一弯腰胃酸就能漏出来,至于马丁到底是怎么生活,怎么结婚生子……没查到相关的资料,我也很好奇。马丁就这么坚强的活到了86岁高龄,太坚强了。总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扒开衣服就能在肚子上看到一个洞,手电筒一照,就能看到里面正在消化的食物,还真有点恐怖。
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事情在当时看似稀松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当我们站在现在,回顾总结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令人不可思议巧合的事情。今天,我就说说发生在我们伟大领袖毛身上的一些巧合事情。【一】9月9日之谜 。毛1927年9月9日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但是1949年9月9日毛才进入北京。而毛去世的日子是1976年9月9日。毛起家发迹、进入北京、离世都是在9月9日这一天。 【二】8341之谜。 8341部队是中央警卫团对外,他是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身边的一支特殊部队。8341是部队这个代号是总参谋部下达的,而且代号用过一个时期是要更换的,他的正式是解放军中央警卫团。1976年9月9日毛去世,毛他老人家活83岁(1893至1976年),当领袖41年(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至1976年),而将两个数据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正好是中央警卫团的“8341”。 【三】二十八之谜。毛青年时期自己起的笔名叫“廿八画生”,而“”三个字繁体字的笔画数正好28画,毛一生与“28”特别有缘,毛28岁与杨开慧结婚,28岁加入党,而当年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从此开始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的开展。28年后的1949年,成立,从新建立到1976年毛去世,正好也跨过了28个年头。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