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部修真的电影
1、《仙剑奇侠传》根据同名单机游戏改编的古装玄幻/修真电影。
《葵花宝典》需要男人自宫修炼
绝对不行。《葵花宝典》是一种隐喻,是人性与的较量。男人修炼《葵花宝典》需要自宫,这是作为男人最宝贵的东西,也是男人的象征,是男人无上的尊严。也就是说你得到了武功就要失去做男人的资格。《葵花宝典》武学顶峰,天大地大你最大。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最高权力,意味着得到它必定会失去一样非常珍贵的东西。东方不败失去了人性,岳不群失去了人性,林平之失去了人性。经历残酷斗争爬到高位的人,必须舍弃仁义道、礼义廉耻、人性良知,只有练就了心狠手辣才能得到最高权力。无论男女修炼《葵花宝典》都得失去一些东西,男人自宫丧失了男性,女人很可能就是不能生育丧失了女性。
《葵花宝典》有可能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骗局。原文说《葵花宝典》是前朝所创,开篇第一句写道:“欲练神功,引刀自宫。若不自宫,功起热生。热从身起,身燃而生。由下窜上,燥乱不定。”这句话内中有鬼,前朝是已经自宫的人,他压根就不会发生上述这些反应,那他怎么知道不自宫修炼就会有性命之忧。严重怀疑《葵花宝典》的作者不是,只是机缘巧合得到,因为心理有些变态于是修改了序言,专坑真男人。
《笑傲江湖》书中说,《葵花宝典》和《辟邪剑谱》只是全本《葵花宝典》的一部分,现在流传的是残卷,若前朝没有搞鬼,也有可能是下面这种情况。
这是全本《葵花宝典》
这是残本《葵花宝典》
所以,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都被命运戏弄了,明明全本《葵花宝典》是:“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就算自宫,未必成功,不必自宫,也能成功。
古代大侠不上班,活动经费从何而来
其实这事儿一点都不复杂,且容吐槽机慢慢扯淡。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一种职业的固定形成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大侠这种职业必然不能例外。吐槽机细考之下,大侠这行当的收入还蛮丰厚的,只要勤奋工作,混个小康水平不成问题。
主营收入一:劫富济贫
从事任何职业都要掌握相对应的技能,大侠当然不能例外,你想成为大侠首先得能打,出门叫街边混混锤个半死的战五渣肯定当不了大侠。在充分武力的保障下,劫富济贫自然成为他们首要工作。
劫富济贫这活分技术流和暴力流两种,无论哪种流派你都先得选择一个名声够臭的目标,最好是欺男霸女、为害一方这类的。这是重中之重,那要是选错了目标就不再是大侠,而是犯罪分子。
技术流的代表人物就是楚留香、空空儿之类的,通常采取不伤人命直接拿钱的手段,俗称叫溜门槛,也叫偷窃。至于暴力流自然是以梁山好汉等为代表,讲究的是一个猛字,通常直接打上门去,将对方手起刀落彻底消灭,然后从容带走钱财,俗称抢劫。
劫富完成后自然就到济贫阶段,你得拿出大部分所得钱财分发穷苦百姓或有需要的人,这个步骤依然十分重要,省略掉就只能叫黑吃黑,和犯罪分子划等号,大侠肯定不用再当了。
剩下那小部分钱财自然就成了你的合理收入,分发过程中一般不会有人统计你究竟发下去多少,即使有人统计了也没关系,你是大侠嘛!视金钱如粪土,可能随手不晓得扔在哪了。若有非得较真也可以用分发过程的交通费搪塞,老子费这么大劲留点管理费不合理吗?额......为了账号安全,不能再扯了......
当然,劫富济贫这种经营风险还是满高的,毕竟法律上不允许,属于行为。而且坏人也在与时俱进,很快就搞出《让子弹飞》里的鹅城法则,集资行侠仗义,然后把乡绅的钱退回,百姓的钱分账,很是败坏了不少大侠的名声,于是他们开始更倾向第二种经营。
主营收入二:缉捕大盗
其实通俗意义上说大盗和大侠很相似,他们都需要高强的身手支撑,所不同的是大盗不太会选择目标,劫完富了还不济贫,属于天然的受打击对象。但也正因为他们不济贫,所以通常很有钱。
这样的目标大侠通常很喜欢,原因很简单,挂掉他们可以刷黑白两道的声望,除了可以领官府奖金,缴获的赃物也不用分发。我哪知道他到底是从哪抢的?再说大盗有今天没明天,天天高消费,早就把赃款花光了,我杀他为民除害就不错了,你们还要怎样?让我赔钱杀大盗吗?一般话说到这也就没人追究了。
只是这个经营手段也属于高风险,前面也说了,大盗的身手也很好,你要是业务不精,搞不好会被大盗收拾。那样轻则名声扫地,重则性命不保,敢用这招当主营的大侠一般都是生死看淡的。
主营收入三:民间集资
对于职业技能不够强的大侠来说,民间集资才是主要收入,通常情况是这样的,某地可能发生有人鱼肉乡里、有人欺行霸市、或者大动物伤人小动物成精之类的事情。你听说后就可以赶到当地,向饱受灾难的人们表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平生仗义疏财,手中宝剑已经当掉资助弱小,徒呼奈何啊!
一般到这时候,有点眼色又有点钱的百姓就会说大侠莫急,待我等凑一笔钱,先将大侠宝剑赎回再做商议。大侠的“宝剑”自然不是一般的“贱”,少于50两白银很难赎回,这还是当铺掌柜卖了大侠十二分的面子才挥泪大甩卖的。
拿到剑后自然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如果你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百姓自然感恩戴德,临走之前还可能赠送若干行侠仗义经费。即使没完成或者百姓没再给钱,你也可以和当铺掌柜分那50两银子,只要保住小命就行。当然,你要当伪君子也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鹅城法则集资,来钱更快。
非主营收入:若干
大侠们的非主营收入还是五花八门的,只要你脑子够用,肯定能混上小康。比如你可以收徒传艺,处于对祖传手艺的尊重,自然不可能免费教别人的,而且习武过程中的铁沙子、木桩子、大力丸哪样不要花钱?哪样不是自家的独门配方?成本价5两白银给徒弟用已经很良心了好吧?
徒弟多了你就可以开镖局,老夫自然视金钱如粪土的,奈何这些徒弟不成器,劫不了富,也抓不住大盗。在老夫门下学艺多年,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只好卖了老脸弄出这个镖局,还望江湖朋友给几分薄面。这样你的形象瞬间就高大了起来,至于镖局收入和徒弟孝敬之类你必须是从来没在乎过的。
当然,上面这些非主营都是混得比较开的,如果你手艺不精混得不太好也没事,还有诸多生计可做的,比如找个你没劫成的富或者被其他大侠(大盗)劫过的富,给他看家。又或者走上天桥,大喊一声走过路过的爷们请上眼,再来一套业务展示,这些都能混到钱花。
古语云: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古代大侠们虽然不上班,但作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只要动脑子、卖力气,生活还是可以很美好的,扯淡完毕.....
独孤求败纵横武林这么多年,为什么江湖上没有留下他任何传说
“剑魔”独孤求败,金庸小说中未曾正式出场的绝世剑客,其“无剑”的武学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他纵横江湖三十年,为何江湖没留下他的传说,直到杨过误打误撞踏入剑冢,才揭开这段神秘过往?
独孤求败在剑冢石壁,刻曰“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寥寥数语,我们可以窥尽一个高手的孤傲。孤傲的人是没有朋友的,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一样瞧不起他,谁愿意替他传颂事迹?
这好比“剑神”西门吹雪,一生视剑如命,把不断挑战高手当作生存的价值,只有陆小凤勉强称得上是他的朋友。独孤求败的境遇和西门吹雪是一样的。
只有无情、冷漠,才能发挥剑法的最大威力,“独孤”其实就是“孤独”。仇人都被他杀尽,英雄都被他败尽,名利对独孤求败来说犹如粪土,他不需在江湖留下任何传说。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