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无相功、九阳神功、独孤九剑、天山折梅手,四大武学如何排名
- 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能不能一起练
- 倚天屠龙记中,波斯的明教总教主小昭最后去哪了
- 九阴真经号称天下第一,为什么会九阴真经的老顽童和郭靖打不败金轮法王的般象波若功
- 风清扬乃是剑宗高手,内力并不高,为何还被称为天下第一
小无相功、九阳神功、独孤九剑、天山折梅手,四大武学如何排名
先不说这个问题问的很没有水平,这四门武功既有内功心法,又有运门,根本没有可比性。在这里先借用《天龙八部》中本因方丈和枯荣禅师的对话来开个头:
枯荣大师追问:“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
本因答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本因身为大理天龙寺方丈,对武学一道看的也是极明白,虽然对少林绝技起了贪念,但是枯荣大师稍加点化就明白了其中道理。一门武功本身没有优劣可言,重要的是使用这门武功的人,聚贤庄大战萧峰以一套世人皆会的太祖长拳大显神威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个问题既然提出来了,书生就对这四门武功稍微分析一下吧。
小无相功:逍遥派绝技,高明的内功心法,威力极大,是李秋水的防身之术。
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绝技,更为准确点说,小无相功是西夏太妃李秋水的独门绝技,当初逍遥派祖师逍遥子收了三个徒弟,并且根据三个徒弟的不同秉性,分别传授了一门神功。大天山童姥被授予“八荒唯我独尊功”,又名“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威力极大,不用第二招,而且还能青春永驻,但是却有一个缺陷那就是每三十年散功一次。二无崖子被授予“北冥神功”,可以吸人内力为己有,也可逐渐出北冥真皮护体,是一门极为强悍的武功。三李秋水被传授的就是“小无相功”, 小无相功是道家内功的初阶,但练至大成威力极大,无形无迹,可以模仿世间一切武学,李秋水凭借此功数次在童姥手下逃脱。
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懂小无相功的人还真是不少,除了李秋水之外,鸠摩智从丁春秋处盗来不完整的小无相功,丁春秋自然也练了不完整的小无相功,少林寺藏经阁的扫地僧也识得小无相功:
那老僧微现惊异之色,说道:“少林寺中也有人会‘小无相功’?老衲今日还是首次听闻。”鸠摩智心道:“你装神弄鬼,倒也似模似样。”微微一笑,也不加点破。那老僧继续道:“小无相功精微渊深,可据以运使各家各派武功,以此为根基,本寺的七十二绝技,倒也皆可运使,只不过细微曲折之处,不免有点似是而非罢了。”
在扫地僧眼里,小无相功虽然精妙渊深,但是还算不上绝顶的武学,扫地僧既然认得,就肯定对其有所了解,所以和逍遥派其他两大神功相比,小无相功应该是最差的武功,不过修炼比较容易,而且用来防身很不错。
九阳神功:为无名斗酒僧所创,防御无敌,也有模仿其他武学的特性,疑是小无相功的升级版
九阳神功在金庸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神雕侠侣》最后一回中,觉远大师凭借此功震惊当时的绝世高手,包括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大师、北侠郭靖、老顽童周伯通等人都大为震惊,但写有九阳神功的《楞伽经》后来被尹克西带到了昆仑山中;在《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在昆仑山的白猿腹中得到经书,凭借此神功成功化解了自身玄冥神掌的寒毒,并成为明教教主,威震江湖。
要说这九阳神功的来历,是一个无名僧人和王重阳斗酒赢了,看过《九阴真经》之后认为太过阴柔,自创出来的一门武学,写在《楞伽经》的夹缝之中,后来被觉远大师和少年张君宝习得,并且成为武当、峨眉两派的立派之根本。
后来根据张无忌阴差阳错之下被说不得装进乾坤一气袋,因缘际会得以神功大成。根据张无忌的表现,九阳神功是一门防御力极强的内功心法,而且虽然写在佛经之上,却更像是道家内功的运门,张无忌神功大成之后,学什么武功都特别快,几个时辰学会明教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瞬间学会龙爪手,几遍就领会太极拳太极剑……,如此种种和小无相功何其相似,所以有人猜测斗酒僧就是虚竹,而就九阳神功就是小无相功的升级版。
独孤九剑:剑魔独孤求败所创,无招胜有招,是一种高明的武学理论,脱离了内力的束缚
独孤九剑是金庸小说中的一个另类武功,熟读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金庸小说的武学大多都以内力为重,而独孤九剑却脱离了内力的束缚,让内力几乎为零的令狐冲也可以成为一流高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独孤九剑根本就不是一门普通的武学,而和张三丰的太极拳太极剑一样是一种武学理论,讲究的就是“先发制人”、“无招胜有招”和“料敌机先”。因为独孤九剑有破剑式、破刀式、破甲式、破枪式……,可以破尽天下一切武学,如果全要练习,一辈子也练不过来,所以就要有很高的资质才能领悟所谓的“剑意”。
只有领悟了“剑意”才能算是入门了独孤九剑,而领悟不了“剑意”,单纯靠着别人教,一辈子也成不了高手。
所以,独孤九剑这套武学体系是极看重资质的,武学理论无敌,但是真正练成的只有独孤求败一人而已。
天山折梅手:逍遥派武学精义,没有上限,天下武学俱可化为己用,没有上限,无穷无尽。
天山折梅手,又称六路折梅手,属于逍遥派精义,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法,包括六路武学,天下任何招数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之中 ,武学精要刻在天山缥缈峰灵鹫宫的石壁之上,是天山童姥主要武功。
如果是八荒唯我独尊功是童姥的内功依仗,那么天山折梅手就是童姥的运门,根据童姥所说,这门武功虽然只有三路掌法和三路擒拿,但是天下任何武功招数都可以化在其中,和小无相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小无相功强的是,天山折梅手不仅化别人武功为己用,还可以不断改良进化,随着使用者功力的加深,折梅手的威力也越大,是一门没有上限的武功,是逍遥派武功精要所在。
综上所述,这四门武功都是极为高明的武学,而且九阳神功和小无相功、天山折梅手可能同出一源,如果非要分出高下,那么书生认为的排名是这样的:天山折梅手>独孤九剑>九阳神功>小无相功。
写在最后:无论是金庸小说中的思想,还是书生个人理解,武学其实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使用者的功力高下之别。
我是@铁琴书生,专注于历史和武侠的地质人
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能不能一起练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兵出萧关,经六盘集结临洮,其后兵分两路,远征大理。大理孝义帝段兴智尚当幼龄,被四大家臣救出,辗转隐居于西域昆仑。
欧阳九祖上本为南宋五绝之一西毒欧阳锋的管家,因其精明强干,甚得欧阳锋欢心,并且学到了三成蛤蟆功的功夫,然而欧阳锋死后,由于白驼山被明教占据并改名光明顶,欧阳九的祖上一时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只得开始做些没本钱的买卖,以至沦落于黑道。
一次,欧阳九夜入武林大豪之家,竟被击成重伤,奄然待毙,弃之野外,恰逢段子羽的父亲经过,心生不忍,遂以家传一阳指为其疗伤治愈。欧阳九感恩图报,便投身段家为仆。
段子羽之父因为欧阳九疗伤,以至元气大伤,需五年方得复元,岂料四年头上,段家仇敌来犯,段子羽父母双双罹难。
欧阳九深知慷慨殉主容易,救孤抚孤艰难,于是带着段家传世玉玺,抱着尚在襁褓之中的段子羽突围而出,东躲西藏,苟且度日,以延续段氏一脉香火,其中甘苦更是难以尽言。
欧阳九认为段子羽乃帝王之后,若无金银之物傍身,未免寒酸,于是重操旧业,四处偷盗,以供花销。
段子羽十二岁这年,欧阳九想到段子羽家传武学已绝,自己的功夫又浅薄不堪,不足以令段子羽扬名立万,尽歼寇仇,于是甘冒奇险,持段家传世玉玺来到终南山活死人墓,以求杨过后人黄衫女杨瑶琴的父母,能将九阴真经传授。
然而,杨家早有祖训,九阴真经不许流入江湖,杨瑶琴的父母深感为难,本欲将段氏香火段子羽迎入活死人墓,然而欧阳九坚执不肯,执意要让段子羽成名江湖,重振段氏昔日雄风。
杨瑶琴父母无奈之下,但又不能违背祖训,于是故示古墓松疏,让欧阳九将九阴真经盗去。
九阴真经本是顶级武学秘笈,此一种功夫便可令段子羽扬名江湖,加之欧阳九将自己尚未窥出门道的蛤蟆功倾囊相授,段子羽的武功更是陡然大进。
段子羽刚及弱冠,便迫不及待地踏入江湖,意欲重整大理段氏昔日荣光。
统管天下武林,领三山符策,贵为帝师的天师教教主张正常,本就是武学不世奇才,更是凭一套天雷剑法,名动江湖,已然成为了超级强者,当世高人。
张正常膝下一女张宇真,天姿颖异,艳绝天下。由于张宇真乃是张正常晚年所得,以至爱逾性命,从小便如明珠般托在掌中,百般宠爱,家中凡事也是依着她的性子所来,由此养成了张宇真古怪精灵的个性。
张宇真年方十八时,总觉家中烦闷,于是从家中偷跑出来,跑到西域游玩。张宇真见明教光明顶守卫森严,心生好奇,遂潜入进去,竟将明教圣物圣火令盗了出来。
等到明教发觉之后,青翼蝠王韦一笑便带着一干教中高手马不停蹄,分路猛追,在星宿海的一座壁粉斑驳,破烂不堪的古庙终于将其追上。
就在张宇真左支右绌,败象己呈之时,途径此地的段子羽不明所以,以为明教在欺负弱小女子,遂出手相援。
九阴真经重现江湖,令韦一笑一时间神情大变,心中震骇。段子羽与韦一笑对攻二十余招不露败象,已令旁观诸人匪夷所思。
然而段子羽终因临场经验欠缺,五十招后,如此—良材美质就要命丧韦一笑掌下,旁观诸人都不禁扼腕叹息之时,与明教敌忾同仇,已济身绝顶高年之列的峨眉派掌门百劫师太突然现身喝止。
百劫师太得知段子羽乃段氏后人,一见如故,倾力相救,更是不顾强敌当前,打通了段子羽的任督二脉。段子羽死里逃生,总觉此乃梦幻一场,受此天大恩惠,扑通跪倒,欲要拜百劫师太为师。
百劫师太俗名郭诗韵,乃桃花岛武学传人。当初襄阳城破,郭靖黄蓉夫妇以身殉国,其子郭破虏幸而突出重围,返居东海桃花岛,而延续桃花岛武学一脉,递相而传至郭诗韵。
郭诗韵自小冰雪聪明,与当年黄蓉性子颇为相似,父母疼爱之至,视之如掌上明珠,郭黄两家武学技艺自是倾囊而授。
郭诗韵十七八时,耐不住岛上寂寞,时而江湖行走,却也格守祖训,绝不外露自己身份。
一日,郭诗韵因天师教祈雨解旱结识了英俊潇洒的天师教少教主张宇初。郭诗韵见其礼数周到,言语雅逊,以至暗生情愫。
而张宇初见郭诗韵便钟情之至,便要父亲张正常到桃花岛上求亲。然郭诗韵父母隐居桃花岛已久,素不与外人交接,更不愿攀结权贵,遂替女儿做主,婉言辞去了此桩婚事。
张正常贵为帝师,不想自己此种名头竟会碰了钉子,一怒之下离开了桃花岛。又过一年,郭诗韵行走江湖,不慎受伤,机缘巧合之下居然被张宇初所救,并将其治愈。二人不由得情苗茁长,互道心中之情,并定下了三生之盟,只待向各自父母禀明。
不想郭诗韵外出期间,郭诗韵父母身罹怪疾,已然双双病殁。郭诗韵痛哭几月后,打点行装,去天师府寻张宇初。
哪知郭诗韵到了天师府,张宇初已在父亲的逼迫之下,与一大儒的女儿成亲多日。郭诗韵双祸临头,浑无生趣,不由得百念俱灰,于是投到峨嵋门下,落发为尼。因郭诗韵在俗之时武功已然不凡,悟性更高,峨眉派便推她为掌门,法号“百劫”。
如今,段子羽欲要加入峨眉,百劫师太深知峨嵋派有不收男的祖规,更怕江湖中人造出谣言,于是婉言相拒,但见段子羽神色大失所望,百劫师太心中不忍,于是将桃花岛传世武学弹指神通与兰花拂穴手倾囊相授。
韦一笑见段子羽有百劫师太助阵,加之张宇真虚言,圣火令已被范遥和殷野王半途截下,私藏起来,也就不再追究。
哪知韦一笑与百劫师太相继离开,范遥和殷野王竟随后赶到。范遥和殷野王自是不信张宇真妄言,遂与之大打出手。段子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全力而发,以助张宇真一臂之力。
二人终究年少,不敌之时,幸得张正常及时赶到,从殷野王拳下救出二人。范遥和殷野王自知斗不过天师教,徒逞一时血气之勇,非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丧命于此,更况且二人早就怀疑韦一笑有觊觎明教教主大位之心,私藏了圣火令,于是冠冕堂皇的以此过节日会再算为名,悄然离去。
张正常武功高绝,也极其自负,生平更是少有人与之交手,现见女儿伤势不重,欢喜逾恒,更不愿轻启杀戒,连累了自己的修行,是以任由范遥和殷野离去。
张正常知道张宇真自幼被其娇宠过度,不服众人管教,今见女儿在段子羽面前服服帖帖,加之因昔婚张宇初,以至一对璧人劳燕分飞,心存悔意,于是向段子羽提出附婚之意,将张宇真许配于他。
段子羽喜极而泣,唯恐辱没了张宇真,于是将大理传国玉玺拿出,作为聘礼,献给张正常。次日,张正常大集家人,为段子羽和张宇真行文定之礼。
张正常情知按照段子羽此时的年岁,武功已殊属难能可贵,亦乏对手,于是将毫不逊色于九阴真经的独孤九剑剑谱送给段子羽,让其参详悟性。
原来当年,独孤求败自负剑术天下无敌,素闻张正常祖上的天雷剑法举世无双,于是欲与张正常先祖一战。可是当时的张正常的先祖正在潜心丹道,不肯争此俗名,于是避而不战。
独孤求败好胜心切,于是将独孤九剑剑法录下,送至天师府,逼使张正常先祖认负。张正常的先祖留下剑谱,隐入深山,专意练丹,独孤求败遍觅不着,只得怏怏而返,埋剑归隐,退出江湖。
段子羽已有婚约,自是要与未婚妻前去祭拜段氏祖墓。就在段子羽携张宇真于昆仑山脚父母之墓上洒扫拜祭之时,忽闻周围步履杂沓,转瞬,几十位僧人,环伺而立。
原来大理国灭国之时,对大理段氏数代忠耿如一的四大家臣及护国之寺的天龙寺僧人毁家纾难,护幼主逃出,流落至西域。
段氏虽然亡国,孝义帝段兴智虽然身亡,四大家臣及天龙寺僧人仍对段家执君臣之礼,竭尽股肱之力。四大家臣更是不惜远赴西域,创建朱武连环庄,以期守护段家亡灵。
而天龙寺僧众则在墓旁结庐而居,一边为段家日日守墓,一边等待段氏后人,欲将大理段家绝学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传与后人。
待到段子羽出示大理传国玉玺,一众僧人叩首哽泣,老泪横流,呜咽出声,终于了却了一番心愿。
此时的段子羽已集九阴真经、独孤九剑、一阳指、六脉神剑等六七种旷世武学为一身,内力雄厚,剑法精妙、招式繁多,世间已是少有,所稍逊者惟在临敌经验,功力火侯上罢了,即便所差亦是微乎其微,只是旁人见他年轻,不意其艺业已精至如此。
段子羽得知朱武连环庄乃四大家臣后人所建,想到自段氏龙兴大理以后,四大家臣便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遂决定携张宇真双双前往朱武连环庄,以谢多年来守护段家亡灵之恩。
岂料号称"雪岭双姝"之一的武青婴与其丈夫朱武连环庄庄主卫壁,早已被汝阳王世子王保保所收买,投靠其以供驱策。
当初,王保保眼见蒙元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却又不甘被逐回大漠,便留居中原,存下卧薪尝胆之心,于是开始招兵买马,纠结天下豪杰,以图东山再起。
武青婴夫妇眼见段子羽持有大理传国玉玺,心中大喜,如若夺得玉玺,以段氏之名,登高一呼,与北方的王保保遥相呼应,师出有名,南北夹击,共举义旗,霸业岂非指日可待。
昆仑山景物壮丽,云生雾涌,令人目眩神迷。当武青婴夫妇陪段子羽二人阅视庄中之时,待到一万丈深渊之处,段子羽正全神望着谷底,岂料武青婴左手一推,右手从他怀中摸去。段子羽登觉不妙,左手拨开,右手一把抱住张宇真。
段子羽早己内功精进,即使猝遭大变,心神也是不乱,早已觑准一棵崖壁突出的一颗大树,伸足一踏,借此弹力,跃到一平台之处。
这平台居然有一洞穴,直透彼端之处别有洞天,竟是一方圆数里的荒谷,放眼眺望,四周高山环绕,壁立千仞,谷中芳草柔软,清幽花香,实乃人间仙境。
二人以鲜果为食,山泉止渴,反觉这谷中时光较外面的血腥世界不知强盛多少,更觉这谷中天地实不输神仙福地,“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真谛也不过如此。
这日,两人偶然从厚厚苔藓下的光滑石壁上看到“张无忌埋经处”六个石刻大字,不禁大出意外。
段子羽挖开石壁,从三尺多深的洞穴中取出了油布所包的九阳真经,并依着书上蝇头小楷开始研习。
九阴九阳两大神功本是世上武学之两大极端,一个至阴至柔,一个至刚至阳,犹若冰与火一般,单练一项神功,便可立跻一流高手之列。
段子羽因练九阴真经,内力已经甚强,本就无需再练别的内功,不想误练九阴神经的对头九阳真经,实乃是踏上了一条死亡之路。
段子羽体内新修的九阳神功,与原有的九阴真经交相抵撞,相斗之下,纠缠固结于五脏六腑,七经八脉之中,九阴驱不尽九阳,九阳也化不了九阳,以至胶结在一起形成了成不治之痼疾。
段子羽自负武学见识丰赡,但如今贪功冒进,一时疏虞,想不到坠入深谷侥幸未死,却死在人人渴求而得不到的九阳真经之下,不禁长叹连连。
段子羽茫然枯坐,将九阴九阳又从头至尾理了几遍,凝运心神,净扫灵台,忽然灵光一现,化解九阴九阳实际也非难事,便是夫妇双修此功。
张宇真初听此法,也是面红过耳,然而自己与段子羽已然有婚约在身,迟早将会为他人妇,也就低头应允。
两人四手交握,陡然间感到对方的内力如江河湖海般在体内冲激盘旋,汹涌绝伦,隐隐间可听到身体中内力奔腾的声音,犹如干军万马骤然启动,横冲直撞,不可行勒。
其实双修也是“情功”,取意“情发乎中”而已。情动则心动,心动则气动,心意所向,气则赴之,双修双练,水火交融而自成世界。
良久,段子羽与张宇真二人体内真气归元,均感身心舒泰,内力不仅更进一层,感激之情也充塞胸臆。两人仔细思付,均感匪夷所思,不禁想起“身无彩翼燕,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原竟是武学练功的最高境界。
段子羽本就是不世武学奇才,今将九阴、九阳两大神功融为一体,内力雄浑刚猛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凭此已然足可以傲视当代,脾瞪群雄!
倚天屠龙记中,波斯的明教总教主小昭最后去哪了
小昭回到波斯后,得张无忌书信指点,十年间“乾坤大挪移”大成。此后,小昭辞去教主之位,来到中土寻找张无忌,恰逢张无忌因救汝阳王被擒。于是,小昭和赵敏、周芷若、殷离四女摒弃前嫌,和杨逍、范遥一起救出了张无忌。最终张无忌携四女隐居灵蛇岛。
小昭“乾坤大挪移”大成,辞去教主之位
当初,小昭为救母亲黛绮丝,忍痛和张无忌分别,回波斯当了明教教主。波斯明教掌握实权之人,是风云月三使和十二宝树王,教主只不过是名义上的领袖,因此这教主并不是人人想当。好在小昭虽然颇有领导才能,却不是贪恋权位之人,倒也不觉得委屈,只是失去了很多普通人本应享受的自由,令她郁郁寡欢。
三年后,来往波斯与中土的客商,为小昭带来一封书信,这封信正是张无忌所写,说小昭若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先让自身强大起来,因此张无忌在信中附上了他注解的“乾坤大挪移”的精义。写这封信时,张无忌已将“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极心法”融会贯通,他发现:“九阳神功”讲究阴阳相济,神完气足。“乾坤大挪移”也是利用阴阳二气,达到各种神奇的效果。而“太极心法”也同样是从阴阳两仪中化来。特别是“太极心法”大成之后,“乾坤大挪移”对他已没有秘密可言。
小昭收到张无忌的书信,心中不禁泛起了涟漪,恨不得马上飞奔中土,与张无忌相会。但她也深知,除非自己把“乾坤大挪移”练到相当高的境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于是,小昭暂时按下对张无忌的相思,加快按照张无忌书信中的方法,修炼“乾坤大挪移”神功。
按照以前的认知,不管一个人悟性多高,每修炼一层“乾坤大挪移”,也至少需要七年的时间。小昭收到张无忌书信时,已经练成了第一层,基础已经打好。下面她练的,其中已经融合了“九阳神功”和“太极心法”的要旨,修炼起来事半功倍。因此她只用了五年时间,便修到了“乾坤大挪移”的第五层。
不久后,小昭将“乾坤大挪移”心法和教主之位传予圣女莉娜,自己飘然离去。风云月三使和十二宝树王虽有不满,但一来教主之位有人继承,“乾坤大挪移神功”也在;二来小昭的武功已深不可测,没有人能够制住她。若小昭不甘心做一个傀儡教主,波斯明教必定掀起,徒耗实力。出于这种考虑,这些人便任由小昭离去,并不阻拦。
张无忌为救汝阳王,身陷囹圄
小昭历经两万余里,用时半年,终于回到光明顶,但她万万没有想到,此时张无忌已身陷囹吾。
原来,就在一年前,朱元璋已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明”。同一年,明军攻破大都,元顺帝北逃,大批王公贵族被捕,赵敏的父亲汝阳王也在其中。汝阳王统兵有方,曾给明教义军带来很多麻烦,许多将领折在他的手中。于是朱元璋下令,将汝阳王判处死刑,秋后问斩,并传檄天下,以震慑仍在负隅顽抗的蒙古残余势力。
当时,张无忌和赵敏已隐居富春山,不问世事,但汝阳王将被问斩的消息,仍不可避免的传到了赵敏耳中。虽然十几年前,赵敏已与汝阳王决裂,但父女亲情,哪有这么容易割断?赵敏为了救父亲,狠心离开张无忌,前往大都。结果她没走出多远,就发现张无忌在前方等她。
两人一起前往大都。汝阳王问斩之日,张无忌如神兵天降,从刽子手手下救走了汝阳王。刑场的上百名士兵奋勇阻挡,但张无忌如入无人之境,从容离去。当张无忌到了一个僻静之处,四个突然如鬼魅般的出现,他们对被劫走的汝阳王丝毫不感兴趣,只把张无忌围在中间。
至此,张无忌如何还不明白,朱元璋早就抓住了汝阳王,却一直推迟到今日方才处决,目的就是为了引出他张无忌。张无忌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本来已经隐居,但朱元璋仍然不放心,一定要除掉自己。
张无忌心中一叹,便和那四个交上了手,他发现这四个功力见不得如何高深,身法却快得出奇,且招式非常奇怪和诡异,常常能从身体不可思议的部位发起攻击。双方一交战,张无忌便吃了一个小亏,背部被其中一个抓伤。
但张无忌毕竟身负“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极拳剑”三大神功,四位虽然身法快、奇、诡,却仍被张无忌后发制人的武理压制。很快,一百招过后,四名中的三人被张无忌击杀,最后一人,也被张无忌捏住了喉咙。
那名要害被制,惨白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坦然说道,能死在教主手下,竹生死而无憾。张无忌一听到“竹生”这个名字,立刻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在濠州准备婚礼时,曾有一名教众忙前忙后,还曾为悬挂彩带摔伤了腿,正是这个竹生。
既然遇到了明教故人,张无忌自然下不了手,放了竹生离去。可就是这么一耽搁,数百兵士已追了过来,用弓弩、刀剑将张无忌死死围住。张无忌见赵敏已带着汝阳王逃走,便不愿再造下杀孽,更何况他也实在没有把握在如此包围之下逃生,只好束手就擒。
四女摈弃前嫌,合力营救张无忌
小昭来到大都时,张无忌已被押入天牢十几日。她根据明教中人留下的暗号,一路来到了明教在西城的据点——一家裁缝铺。小昭推门而入,发现除了赵敏之外,还有杨逍、范遥、韦一笑等很多明教旧人,甚至周芷若和殷离也通通到了。
众人商议该如何救张无忌,小昭指出,为今之计,只有潜入天牢劫狱,别无他法。但是朱元璋必定想到了这一点,必定会在天牢布下重重埋伏,因此我们在劫狱之前,要故布疑阵,分散对方的力量。
赵敏接道,小昭妹妹说得十分有理,赵敏斗胆,请杨教主进宫面见朱元璋,为我夫君求情。范右使则带人前往太子府,做出要擒拿太子朱标为质,逼迫朱元璋交换夫君的样子。我和小昭、殷离、韦一笑,前往天牢营救夫君。
但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让朱元璋相信,我们不会等到与朱元璋交换朱标和夫君,而是会在半路救人。说到这里,赵敏向周芷若盈盈拜倒,说请周姐姐向朱元璋一方报信,说出我们的全盘计划,以“”我们这么多人为代价,换取夫君的平安。
周芷若急忙扶起赵敏说,你说的我全都明白。此前为夺取倚天剑和屠龙刀,芷若曾经背叛张郎,害了殷离,嫁祸给敏妹。有了背叛前科的人,为了消灭情敌,再背叛一次,也是合情合理。
杨逍、范遥等人听完这个计划,都觉得成功的机会很大。杨逍指出,抓住朱标作为不能只做做样子,以防天牢营救计划失败。
当夜,计划正式实施。杨逍以明教教主身份求见朱元璋,朱元璋也想看看明教为救张无忌会耍什么花样,便同意接见杨逍。因为朱元璋素知杨逍武功高强,因此便调派了一批高手放在身边。
范遥带着一批明教高手,前往太子府。朱标为人宽厚,对朱元璋设计擒拿张无忌也有些不满。范遥知道朱标的脾性,便在抓住他之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换得了朱标的配合。
至于周芷若,她在杨逍进宫、范遥快到太子府之际,亲自来到锦衣卫衙门,将杨逍、范遥的动向和以及众人营救张无忌的计划全盘托出,但却改动了其中关键的细节。锦衣卫统领一边向朱元璋禀报,一边又安排了一批高手前往太子府,一边安排锦衣卫在周芷若所说之处埋伏。
至于小昭、赵敏、殷离和韦一笑,早已趁夜色潜入刑部天牢附近,静待时机。而于此同时,那个叫竹生的,正在天牢之中,提审张无忌。竹生一边故作姿态,一边偷偷将自己修炼的秘笈,说与张无忌听。
原来,竹生和被张无忌杀死的三位锁练的奇功,正是朱元璋从元朝皇宫中发现的《葵花宝典》。朱元璋让朱生在内的四位修炼宝典,就是为了对付张无忌这样的绝顶高手。张无忌此时武学修为堪称天人,只听了一遍,便了解到宝典的精义,在于打通全身窍穴,臻至先天境界。同时,宝典的,可以让人在每个窍穴中贮存真气,如此便比从气海中调用快了数倍。
本来,《葵花宝典》为了防止“会阴穴”受到刺激,使人绮念乱生,走火入魔,需要挥刀自宫,才能修炼。但对于张无忌来说,他早已通过“九阳神功”打通了全身窍穴,只需运用宝典中的窍穴贮存、调用真气之法,便可大大提高出手的速度。这对现在的张无忌来说,再容易不过。
竹生刚刚离去,张无忌便试着摆脱镣铐,突围而出,忽听牢卒的呼喊和兵刃交鸣之声,韦一笑已入如鬼魅般的冲了进来,然后迅速用钥匙打开了牢门以及张无忌手脚上的镣铐。张无忌一脱困,便以比韦一笑还要快了数倍的速度,将牢卒一一点倒,正是刚学到的《葵花宝典》中的武功。
张无忌和四女隐居灵蛇岛
小昭、赵敏和殷离与张无忌相见,都是惊喜交加。小昭强按下冲动,说周姐姐现在锦衣卫府中,须尽快救出,以防有变。张无忌点点头,带着众人离开了皇宫,到锦衣卫衙门接回周芷若。
接着,众人赶往太子府,与范遥等人汇合。此时,朱元璋已知道中计,准备扣押杨逍。杨逍淡然道,他和张无忌并无反心,但若朱元璋苦苦相逼,反而会逼得他们不反也反。此时,太子朱标已被擒住,若他能够安然出宫,太子也必然无事。
朱元璋闻言一愣,随即发出一声大笑,说今日一切都是误会,蒙古人已被逐出中原,汉人之间应精诚团结,共建盛世,说完命人将杨逍送到了太子府。
所有人在太子府汇合之后,朱标亲自将张无忌等人送出城外。众人问张无忌眼下该去何处,张无忌尚未答话,小昭先开口说道,大家不如乘船出海,前往她父亲韩千叶的灵蛇岛。灵蛇岛地域宽广,岛上还有数座大山,可供躲藏。众人纷纷称是。
张无忌望着赵敏、小昭、周芷若和殷离,看着四女容貌一如昨日,不禁想起十年前四女同舟,自己夜间所做的那个绮梦来。
九阴真经号称天下第一,为什么会九阴真经的老顽童和郭靖打不败金轮法王的般象波若功
一
毋庸置疑,金轮法王的武功相当高深,但是说郭靖和老顽童敌不过金轮法王却并不成立。
金轮法王的修炼西藏密宗武学“龙象般若功”达到第十层,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毕竟以往修炼到第九层之人都已经走火入魔疯癫而死,可见这门武功异常难练。得有超乎寻常的天赋,和非同一般的克制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金轮法王可以说是西藏武学古往今来的少有的天才,估计只是仅次于北宋年间的大轮明王鸠摩智。
他不断克制自己的心智,又能够在走火入魔的边缘不断的突破,功力一层层的增加,最终达到第十层。虽然说没有练到顶层十三层,这也是极为了不起的。
后来,出山第一战就是大战裘千仞,最终将裘千仞打的重伤难活。而后,在绝情谷大战周伯通等人。
可是,面对周伯通,一灯大师和黄药师三大顶级高手,金轮法王已然怯了,就自己想着自尽。金轮法王面对三人,自然是无法脱身,但是他只是和三人各自交了一手,也是感觉三人都是非同小可,这也说明老顽童也不见得就一定输给金轮法王。
二
二人都是修炼了《九阴真经》,“双手互搏”,“空明拳”,而郭靖多了一项“降龙十八掌”。
虽说老顽童发誓不用《九阴真经》的武功,但是《九阴真经》对他内力的提升以及武功的影响都是极大的。他之所以能够悟到“空明拳”,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他对《九阴真经》上半卷烂熟于心,这对他有极大的启发。
所以说,虽然老顽童并不使用《九阴真经》,但是他的“空明拳”威力不见得弱于《九阴真经》,所以他敢于用“空明拳”接金轮法王的十层“龙象般若功”,敢于接杨过的“黯然掌”。
由此可见,老顽童的功力相当的精深,甚至不输于郭靖。
而郭靖的武功刚柔并济,领悟到《九阴真经》的柔,又继承了“降龙十八掌”的刚。外加“双手互搏”,郭靖的武功之强绝对不弱于任何人。
毕竟修炼《九阴真经》几十年,郭靖的武功虽然没有真正的展现,但是他的实力绝对是恐怖的,他能够将任何一门武功发挥到最大的威力,这也是极为了不起的。
所以说,郭靖的武功只有被低估,真实实力从未真正的展现。
三
毕竟二人都对《九阴真经》都有极为精深的钻研,在武学方面都有独到的认知。而《九阴真经》毕竟是能够让天下绝顶高手都为之争强的绝世秘籍,其内在威力绝对不可低估。
可是,郭靖完全将《九阴真经》领悟透彻,总纲部分都深有所得,这是老顽童都未曾见识到的,可见郭靖的武功相比老顽童不见得弱,甚至还有可能超过。
而金轮法王的的“龙象般若功”老顽童也能够接了下来,杨过的“黯然掌”老顽童也能够接了下来,老顽童这份功力就惊世骇俗了。
可是,身具十层“龙象般若功”金轮法王还是被杨过一招“黯然掌”打翻,可见杨过比金轮法王还是胜过一筹。而老顽童却能接住“黯然掌”,可见老顽童绝对能胜过金轮法王。
老顽童能胜过金轮法王,郭靖的武功也不弱于老顽童,所以郭靖也绝对不会输给金轮法王。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205期*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风清扬乃是剑宗高手,内力并不高,为何还被称为天下第一
风清扬武功高强,还会独孤九剑这项武林绝学,少林寺的高僧都尊他为老前辈,可是在《笑傲江湖》里,却从没人称风清扬为天下第一。
《笑傲江湖》里唯一的被公认为“武功”天下第一是东方不败。另外还有一个早年间,以七十二路辟邪剑法镇慑群小的林远图,“你曾祖远图公创下七十二路辟邪剑法,当年威震江湖,当真说得上打遍天下无敌手”。林远图曾打败号称‘三峡以西剑法第一’的青城派长青子。
说起来好笑,金庸武侠里“天下第一”名号最多的,却是《笑傲江湖》。
在《笑傲江湖》里,自从公认的武功天下第一的东方不败死后,再也没有谁能稳稳地坐到武功天下第一的位子,然而,其他方面的天下第一却比比皆是。
劳德诺曾带着陆大有等人去青城山青城派,不小心偷看到余沧海练武功,结果这几个人吓得不行,因为偷看别人练武是武林大忌。
回来以后,劳德诺在衡山给师弟妹讲述经过,曾经对陆大有说:“那天晚要是见到我吓得面无人色的那副德行,不骂二师哥是天下第一胆小鬼,我已多谢你啦。”结果陆大有说,劳德诺只能做天下第二胆小鬼,意思是,他陆大有才是天下第一胆小鬼。
这天下第一美酒可是大有来头。令狐冲从衡山回来以后,被岳不群贬到思过崖思过,却不想恒山派小尼姑仪琳对令狐冲深种情根,不戒和尚来看女儿,发现女儿瘦了,一问之下得悉原委,于是抓到田伯光,令田伯光去华山请令狐冲到恒山,以解仪琳相思之苦。
为了请得令狐冲下山,田伯光只好以美酒相诱:“田伯光笑道:“我曾听人言道,天下名酒,北为汾酒,南为绍酒。最好的汾酒不在山西而在长安,而长安醇酒,又以当年李太白时时去喝得大醉的‘谪仙楼’为第一。当今之世,除了这两大坛酒之外,再也没有第三坛了。””
本来田伯光说这酒北方第一好酒,毕竟南方还有绍酒,结果令狐冲那时候哪懂这个,他还没碰到绿竹翁,不懂美酒之道,张口就说田伯光从长安背来的这两坛子酒是天下第一美酒。
这天下第一大好人,不是别人,正是令狐冲令狐少侠,不过这个称号只有六个人承认,他们就是桃谷六仙。
桃谷六仙上华山请令狐冲,由于六人稀奇古怪,话语夹杂不清,弄得令狐冲不明所以,然而令狐冲很快就抓住这六怪的喜好,他们六人最喜欢别人奉承,对于此道,油嘴滑舌的令狐冲最是拿手,于是连说带讽地调侃奉承了六怪一阵。
然而桃谷六仙却分辨不清令狐冲那是讽刺他们,还信以为真,“桃谷六仙无不心花怒放,手舞足蹈,只觉此人实是天下第一好人。”
就这样,令狐冲得了“天下第一好人”的称号。
这天下第一美味,听着好香,看见了想吐,因为它是人肉。
华山派从洛阳金刀王家返回华山,沿途有各种江湖邪门歪道给令狐冲送美食和药物,结果有一天,林平之和岳灵珊在背后说令狐冲坏话,林平之怀疑令狐冲偷了林家的“辟邪剑谱”,然后被“漠北双熊”给抓走了。
这“漠北双熊”是江湖上的邪门歪道,一个黑熊一个白熊,岳不群宁中则夫妇听了都吓得不行,他们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吃人肉。虽然经过令狐冲打招呼,林平之和岳灵珊被完完整整送回来了,然而桃谷六仙怪他们背后说令狐冲的坏话,要教训一下他们。
桃干仙在外舱忽然说道:“天下第一美味,莫过于人肉。小林子一定偷吃过了,只是不肯承认而已。”桃叶仙道:“他倘若没吃,先前为甚么不说,到这时候才拚命抵赖?”
看到了吧,天下第一美味,莫过于人肉。
“天下第一负心薄幸”是谁大家都清楚,就是不戒和尚。
不戒和尚得到这个称号,实在是冤枉啊。就因为看了别的女人一眼,就成了天下第一负心薄幸、好色无厌之徒。只能说仪琳的老妈哑婆婆醋劲太大,因此,令狐冲也给哑婆婆封了个“天下第一醋坛子”。
至于天下第一大胆妄为、办事不力之人,则是指田伯光,因为不戒和尚交给他办的事,他没办成,害得哑婆婆还要亲自出马。
这天下第一大瞎子,很多人或许猜左冷禅,因为他被岳不群弄瞎了。其实不然,他是指令狐冲,出自不戒和尚之口,因为不戒和尚自以为自己的女儿美如天仙,令狐冲却视而不见,非要任盈盈,他就骂令狐冲是天下第一大瞎子。
他说:‘天下第一大瞎子是谁?不是左冷禅,而是令狐冲。左冷禅眼睛虽然给人刺瞎了,令狐冲可比他瞎得更厉害。’哑婆婆,爹爹这样说是很不对的,他怎么可以这样骂令狐大哥?
而天下第一大笨蛋,当然也是我们的令狐冲大侠了,同样是不戒和尚给令狐冲封的。‘令狐冲这小子,有眼无珠,当真连不可不戒也不如。不可不戒还知道我女儿美貌,令狐冲却是天下第一大笨蛋。’
一则是,风清扬会独孤九剑,而且精研独孤九剑几十年,他认为练二三十年独孤九剑就可跟江湖上真正的高手一较高下。在他眼里,当年破尽五岳剑派剑法的魔教十长老,武功境界还很低,自己的武功境界自然很高喽。
单以武学而论,这些魔教长老们也不能说真正已窥上乘武学之门。他们不懂得,招数是死的,发招之人却是活的。死招数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数,免不了缚手缚脚,只有任人屠戮。
以此而论,风清扬自然武学境界极高,魔教十长老在他眼里也是一击即溃,而魔教十长老什么水平,要我说,个个武功都比左冷禅高。因为左冷禅学的只是嵩山武功的残余,嵩山派武功的高明招数都失传了,也就是说当年的嵩山高手比左冷禅都厉害,这些嵩山高手却败给了魔教十长老。
而左冷禅在现在的武林中,也就弱于东方不败,任我行,方证大师,辟邪岳不群,令狐冲等寥寥数人,怎么也能在江湖上排个六七名啊。
从而也能反衬出风清扬比左冷禅武功高得多。
二则是,风清扬说过一句话,表示在他一生中,只遇到过三个人,或可称为真正的高手。
“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得很了,只要能侥幸遇上一两位,那是你毕生的运气,我一生之中,也只遇上过三位。”
这三个人,是哪三个人呢?我冒昧地猜一下,第一,林远图,第二东方不败,第三教他独孤九剑的那位高手。
风清扬既然是岳不群的师叔,那么他怎么也得七八十岁了,能赶得上林远图巅峰的末尾,因为余沧海的师傅长青子跟林远图打过,风清扬正好跟长青子是一辈的人物。
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来自华山,而且比林远图的辟邪剑法要完整,东方不败精研十多年,武功不会比林远图弱,只会更强。
至于教风清扬独孤九剑的那位高手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我猜就有可能是杨过的传人,因为华山跟终南山相隔也就百余里,也许风清扬经历骗婚风波和剑宗气宗火并之后,隐藏终南山,碰到古墓派传人,古墓派传人将风清扬引到独孤求败剑冢,并指导风清扬学会了独孤九剑。